期貨公司抖擻精神迎接股指期貨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17
記者獲悉,國內期貨公司已紛紛進入“臨戰狀態”,備戰股指期貨。上海金源期貨金融期貨籌備組負責人印傳祥表示,接到股指期貨獲批的消息后,就迅速著手準備。“雖然中金所成立三年并沒有開展股指期貨業務,但模擬交易一直在做,期貨公司的技術系統建設早已完成,對接不成問題。現在的主要工作是設置人員和尋找客戶。很多公司已經通過培訓會吸引客戶。”印傳祥表示,券商系期貨公司由于有IB(介紹經紀商)業務,準備工作相對復雜。
據了解,由于股指期貨遲遲未推,很多期貨公司都放緩了準備步伐。不少股指期貨研究員轉到商品部門,籌備股指期貨的業務部門也被打散,券商營業部的
IB業務半停半歇,因此現在重“拾”這些業務,的確需要一點時間。不少券商期貨公司都準備在接下來的3個月內,與證券營業部迅速對接,籌備相關的股指期貨投資報告會,盡早搶占市場。
上海財經大學證券期貨學院副院長駱玉鼎表示,3個月的準備時間有點緊湊,不僅僅是期貨公司要為客戶開戶做準備,交易所也要在此期間讓交易系統多跑幾次,另外還要進一步完善各項交易規則。
據了解,在國內162家正常經營的期貨公司中,共有130家期貨公司取得了金融期貨業務資格,其中111家通過驗收成為中金所會員。
根據此前對股指期貨合約的設計,買賣一手合約須動用的資金約30萬元,一般投資者無法跨越這道門檻,因此市場普遍估計機構將是今后股指期貨市場的主要“玩家”,但作為股票市場上的“巨無霸”,基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明確的進入通道,另外,中金所還沒有一家特別結算會員,商業銀行的股指期貨平臺也沒有打通,這些機構不進入,股指期貨市場是“玩”不轉的。
另外,在投資者開戶及相關準備工作方面,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目前尚未正式公布。該制度將制定個人投資者的參與標準。同時,券商類期貨公司的IB業務雖然之前已獲各地證監局驗收,但是幾年時間過去,監管層是否要重新驗收也是個問題。
業內專家表示,股指期貨推出后國內期貨市場蛋糕將做大,有利于期貨公司做大做強。同時,股指期貨推出豐富了投資者的資產組合,也有利于投資者采取主動措施。不過,由于股指期貨的門檻較高,短期內交易不會太活躍。但隨著市場的逐漸成熟,股指期貨對期貨公司的貢獻會逐漸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