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徽省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選摘——宏觀總攬 (一)搶抓機遇加速崛起的奮進歷程——成績與問題同在 經濟增長速度效益同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擴大內需成效明顯,節能減排目標全面實現。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千方百計鞏固回升基礎,保持經濟發展向好勢頭。第二,不斷強化自主創新,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第三,搶抓產業加速轉移機遇,深入推進對內對外開放。第四,強力推動皖北振興,促進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第五,進一步夯實農業基礎,大力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第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第七,激發文化發展活力,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步伐。第八,全面發展社會事業,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第九,持續保障改善民生,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前進道路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基礎仍不穩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解決農業基礎仍然薄弱、新興產業發展不足、服務業比重偏低、城鎮化步伐滯后、區域發展不平衡和居民收入水平總體不高等問題,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征地拆遷、食品藥品安全等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社會管理體制亟待創新,公共資源配置不盡合理,安全生產、維護社會穩定還有不少隱患和問題。同時,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完全到位,一些部門思想解放不夠、工作作風不實、執行落實不力,少數干部的群眾觀念淡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比較嚴重,腐敗現象還時有發生。 (二)科學發展全面轉型的關鍵時期——把握重點 在省委《建議》的指導下,省政府編制了“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綜合考慮,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是: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經濟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重點把握好以下五個方面:第一,堅持“雙輪驅動”,培育壯大新生力量。第二,堅持轉型發展,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搶占新一輪發展制高點,解決經濟結構性矛盾,迫切需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發展,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第三,堅持開放發展,構筑開放合作發展新格局。第四,堅持創新發展,增強核心競爭優勢。第五,堅持和諧發展,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 (三)乘勢而上銳意進取的開局之年——展望未來 今后必須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第二,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第三,全力加快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步伐。第四,加速推進皖江示范區建設。第五,持續加快皖北振興。第六,鞏固提升與央企民企合作水平。第七,著力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第八,積極推進文化強省建設。第九,全面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堅持民生優先,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建立健全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不斷增進群眾福祉。第十,扎實做好社會穩定工作。 二、申論熱點點擊與預測——微觀預測 (一)經濟領域 經濟結構調整,低碳經濟發展,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生態文明建設,糧食問題等。 (二)政治領域 網絡問政, 反腐倡廉,行政問責,政府執政能力建設,政府信息公開等。 (三)文化領域 網絡文化建設、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體制改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等。 (四)社會領域 安全生產、教育公平、農民工問題、社會保障建設、食品安全、收入分配差距、醫療改革、住房改革等。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國考深度申論講解常規班 | 李永新 | 16 | ¥440 | |||
國考深度行測聯報常規班 | 劉彥 | 32 | ¥700 | |||
國考專項數量關系常規班 | 趙迪 | 32 | ¥600 | |||
國考專項判斷推理常規班 | 李國斌 | 32 | ¥600 | |||
國考專項申論寫作提高班 | 張永生 | 24 | ¥480 | |||
國考專項申論聯報提高班 | 中公名師 | 72 | ¥1580 | |||
國考真題講解提高系列班 | 中公名師 | 5 | ¥1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安徽公務員考試申論熱點:官員自稱弱勢群體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