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2011年城市規劃師考試,育路教育網小編特為大家整理了城市規劃師城市規劃原理重點解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取得一個好的成績! 關干城市停車場問題的幾點思考 如果以1784年英國人持勒瑞蒂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汽車算起,如果以1791年法國人西夫拉克創造了第一輛兩個木輪的自行車算起,汽車和自行車都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但是,自行車在我國的迅速發展還是解放以后的事,汽車的迅速發展則是改革開放以后的事,尤其是最近幾年,以私家車為代表的汽車的高速發展對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同時造成了嚴重的城市停車問題。其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都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1. 車輛發展簡史 早在公元前500年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國人民的祖先就創造了獨輪車。公元1640年,羅馬教堂的彩色玻璃上就出現了象自行車形狀的兩輪車圖案。1791年法國人西夫拉克創造了第一輛兩個木輪的自行車,用腳踩地向前推進。1839年的蘇格蘭人麥克米倫將木馬輪改為鋼鐵,制成了用腳踩腳踏板,通過曲柄連桿結構轉動后輪驅車前進的后輪大前輪小的自行車。1840年自行車才裝上實心的橡膠輪胎。1870年法國人古里門在自行車上裝上了鋼絲輻條、橡膠輪胎并采用鏈條傳遞驅動后輪的結構。為了追求速度,前輪曾加大到1524毫米,而后輪只有406毫米,但穩定性不好。1884年自行車的前、后輪做成同樣大小,車子的外形已經基本上具備現代自行車的樣子。1893年愛爾蘭獸醫鄧祿普發明了充氣輪胎,據說他是受醫治牛病時發現牛肚子內有氣體鼓脹的啟發。有了充氣輪胎,再加上管材結構的車架,自行車也就基本完善了。 1784年英國人特勒瑞蒂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輛蒸汽汽車,時速可達14公里。1893年美國人福特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輛汽車。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開始大量生產,到1925年該公司的年產量達200萬輛。 2. 停車場的基本概念 3. 車輛的發明就形成了車輛交通,道路是車輛動態交通必需的空間,而停車場則是車輛靜態交通必需的空間。因此,停車場就成為城市交通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城市停車場是指在城市中供各種機動車輛和非機動車輛停放的場所。城市停車場按其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分成不同的類型,按停車場的服務性質可以分為公共停車場和專用停車場;按停放的車輛類型可以分為機動車停車場和非機動車停車場;按停車場的建筑類型可以分為室內停車場和露天停車場;按停車場所處的空間位置可以分為地面停車場和地下停車場;按停車場的經營性質可以分為經營性停車場和自備停車場;按停車場服務的機動車來源可以分為外來機動車停車場和市內機動車停車場;按停車場與道路的關系可以分為路內停車和路外停車等等。 4. 有關停車場的現行規定 5. 從總體上來講,有關城市停車場的現行規定并不完備,現將與之相關的規定匯總如下。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制定的《停車場建設和管理暫行規定》和《停車場規劃設計規則(試行)》,2、 于1988年10月3日以[88]公(交管)字90號文發出通知,3、 要求自1989年1月1日起正式執行。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5、 準《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 50220—95),6、 于1995年1月14日發布,7、 1995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8、 江蘇省建設廳制定的《江蘇省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9、 于1998年4月10日以蘇建規(1998)93號文發出通知,10、 要求自1998年7月1日起試行,11、 后經修改并于2000年9月30日以蘇建規(2000)292號文,12、 要求自2000年11月1日起正式執。13、 一些城市從管理的需要出發,14、 制定的適用本市的管理規定,15、 如南京市制定的《南京市建筑物配建停車設施設置標16、 準與準則》等,17、 對城市停車的部分內容作出了規定。
|
課程名稱 | 精講班 | 考題預測班 | 在線報名 |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課時 | 學費 | 試聽 | ||
《城市規劃原理》 | 28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實務》 | 40 | ¥200 | 試聽 | 10 | ¥100 | 試聽 | ![]() |
城市規劃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
城市規劃師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城市規劃師城市規劃原理重點解析(7)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