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題目三式
題目是議論文的眼睛,是申論文章傳遞重要信息的重要部分。由于它位居文章結構之首,所以文章題目的優劣也會直接影響閱卷者對文章的第一印象。申論議論文擬題的基本要求是:在準確的基礎上力求醒目、舒暢。具體而言,可鮮明、可形象、可簡潔、可別致、可整齊,不一而足。總之,以能激發閱卷者閱讀興趣,有令人耳目一新之感為最佳。申論議論文的題目要求符合文體特征,要求鮮明,使人見其題而知其旨。觀點鮮明的題目最受閱卷者的歡迎,因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能夠傳達出文章內容之大概,便于閱卷者準確而快速地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內容。在鮮明的基礎上追求形象、生動和富有個性,則是申論議論文擬題的更高要求。這類文題能抓住閱卷者的視線,使之觀其題便欲睹其文,效果奇佳。如文章中心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擬題為《學會在別人的唾沫中游泳》,別致中顯出幾分幽默,令人產生一睹為快之感。
申論議論文題目的擬定方式是多種多樣的:
1.開門見山式
開門見山式,即直接點出題首,可以使讀者對文章的內容一目了然。
2.比喻式
用比喻式列標題,生動、形象、新穎。
3.引用式
引用古今名言、警句、典故等作為標題。
六、語言四法
語言是申論考試中評分的重要標準。議論文的語言要準確鮮明、生動形象。有些應試者寫申論議論文,常擺出說大道理的架勢,將哲學原理和辯證法的術語一股腦搬出來,以求說理的充分、透徹,但效果適得其反。
申論議論文語言特點是鮮明、準確、概括、生動,但如果在語言上不注意錘煉,不注意運用一些技巧來達到形象化的要求,議論文的語言是很難生動的。申論議論文語言形象化的方法主要采用抽象化思維向形象化思維轉化的方式。在一篇申論文章中,我們如果插入或運用一些形象化的語句是可以實現形象化要求的。
(一)形象比喻法
注意三點:(1)比喻的特點;(2)比喻的相似性;(3)不同范圍的事物才可形成比喻。
實際上這也就是形象比喻的一種仿寫形式。
所給的語境:書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導我們登上知識的殿堂;書籍如同一把鑰匙,它將幫助我們開啟心靈的智慧之門。
仿寫的對象為“時間”,這是一個抽象化的概念,我們要賦予它以形象的感受,可以寫成:“時間好比一條無形的河流,它無聲地流過每一個人的身旁;時間如同一位公正的法官,它公平地對待每個人的是與非”。
寫“意志”,可以說“意志是一團火,可以永不熄滅,也可以瞬間消失;意志是一條河,可以源遠流長,也可以轉瞬干涸”。
寫“理解”,可以寫成“理解是一條紐帶,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近;理解是一座橋梁,讓心與心彼此溝通”。
(二)形象闡釋法
注意兩點:(1)抓特征;(2)闡釋語要精當簡要。它主要體現為以形象為例闡明抽象概念的內涵。寫“直線”,就可寫成直線的無盡,說明它有著執著的追求:直線的挺拔正是它剛直不阿性格的體現,直線的不曲證明它具有寧折不彎的高貴品質。一位教授拿著一根筷子告訴他的小兒子:“它永遠是直線。”兒子卻不以為然,拿過來用力地彎曲,然而“啪”地一聲,筷子斷了,拿在手里的仍然是直線,這就是剛直不阿的直線。
(三)形象例說法
與形象闡釋法不同的是,前者抓住景物的特征去解釋抽象的概念,而此法重在通過具體事例使一個抽象化的物或概念更加具體,用事實說話是它的突出特點。注意:選例要圍繞概念的特征,就好比“論據要圍繞論點選擇一樣”,事例后要加上適當的必要的論說。
寫“寂寞”,就可以寫成:他們尋找寂寞,但不意味著意志消沉。姜尚垂釣河邊,一時寂寞卻成就后來的千古功名;諸葛亮“龍臥南陽”,一番寂寞之后,便有了成名八陣圖的得意;再說現代的吧,眾多球迷心目中的喬丹,他也曾把手一揮,離開了他成名的籃球場,兩年的寂寞以后,他又創造了三連冠的輝煌。
(四)引言闡釋法
引的“言”既可以是名人名言,也可以是富含哲理的名詩、名歌,它們往往有警策心靈的作用,用在文章中往往使文章富含哲理。
這里的闡釋語可以在引言前,也可以在引言后,目的是加強說理的形象性和哲理性。
六、起首與結尾
一篇好的申論議論文,如果在開首時已吸引閱卷人注意,結尾又能配合,不但能夠相得益彰,而且對于加強說服力也有幫助。以下介紹不同的起首、結尾方法,可以將文章加以變化,無論看的人還是寫的人都不怕出現“沉悶”、“一致”的議論文。
(一)起首的方法
1.開門見山
一開首就直截了當地把中心論點寫出來,然后加以論證。例如《談談我對電視的看法》,文章開首是“我反對看電視節目,因為……”。
2.設問起首
首先利用與主題有關的問題,刺激讀者探求論點,例如以《失敗乃成功之母》為題,開首是“成功的根源是失敗嗎?失敗真的可以使人走向成功之路嗎?”。
3.概述情況
題目常常有它的背景和與它有關的一些情況,弄清這些背景和情況,有利于深入分析,有時也可隨之作介紹,例如《我對學生做暑期工的看法》,開首便介紹學生做暑期工的現象。
4.引用起首
用一個成語、一句諺語、一句詩、一句名言或一個故事等開首。
5.解題釋義
對文題的意義作一番解釋,或者是對文題內的名詞加以規范。
6.對比開頭
用相反或相對的事物進行比較,從而提出論題或論點,例如《我對學生做暑期工的看法》,開首可以寫:“做暑期工的學生,他們本以為可以多賺錢幫補家計,然而卻損兵折將,得不償失。”
(二)結尾的方法
1.結尾點題
結尾點明文章的論點,給讀者深刻印象,例如“學生要穿校服嗎?”結尾便可表明穿校服的目的。
2.發出號召
如《我對看電視的看法》結尾可以寫:“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不做電視機的俘虜吧!”
3.前后照應
即首尾呼應的方法。
4.批評作結
對題目加以批評,對讀者有較大的啟迪和警惕作用,例如《金錢是萬能的》,結尾可是:“很多人就是受了金錢是萬能的這個觀念的影響,變得自私、冷漠;長此下去,會日趨腐化,走上滅亡的道路。”
5.對癥下藥
在文章結尾針對問題提出解決的辦法,例如《談談學生做暑期工的看法》,結尾便可建議一些方法防止弊端出現。
6.留有余味
利用言盡意不盡發人深省。
7.引用作結
借詩句、寓言、古語、哲理等結尾,為文章增加生動性和形象性,例如《學貴于勤》,結尾可以是:“業精于勤荒于嬉,勤力定必有所成”。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論式議論文綜合指導(三) |
|
閱讀下一篇:公考申論輔導:答題步驟與方法(1)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