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和發展戰略。“講全面、求協調、重持續”的科學發展觀是指導我國各項事業的根本指導思想,也是指導和審視我國高考、高考制度改革的先進理念。在招考制度改革中,堅持這一科學的指導思想,必然對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使之沿著更加科學、合理的方向發展。 一、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發展思想。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諸多問題,關鍵在于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在堅持毛澤東、鄧小平和江澤民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時期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我國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基礎上,從新世紀新階段的實際出發,適應現代化建設,努力把握發展規律、汲取人類關于發展的有益成果,著眼于豐富發展內涵、創新發展觀念、開拓發展思路、解決發展難題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是堅持以人為本。以人為本,即社會主義事業的一切都是圍繞人的發展這個總目標。要求考慮發展問題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到第一位,把人的發展作為根本指導思想,要想方設法最大限度地滿足人的現實需要和長遠需要、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科學發展觀講全面、求協調,即不僅要提高人的物質水平,更要提高人的精神水平,故而要促進經濟、社會、政治等各領域的共同發展、協調發展。科學發展觀是可持續的發展觀,即發展要立足現實、放眼未來,在抓經濟建設的同時要做好生態保護,包括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科學生育等,生態的可持續性是人類文明持續發展的基礎。 二、科學發展觀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 1、“以人為本”思想要求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促進人的發展”這一教育價值觀。教育價值觀是指人們對教育與主體(人、群體)的價值關系的認識,并在認識的基礎上,確定教育行為的價值取向。它所反映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教育與主體之間的價值關系。(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必須以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高等教育目標、方針、政策的制定,以及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都必須正確處理好高等教育本身與受教育者之間的關系,即尊重教育培養人的價值目標。高等教育以人為本、促進人的發展,對于個體而言,不僅是知識、能力的獲得,還包括其社會需求得到教育的關懷,包括社會交往、健康、心理等;促進人的發展,不僅是對個體的關注,還應該致力于解決人的發展不平衡問題。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正是通過功能發揮和價值實現,來達到人的共同發展和社會公平。因此,科學發展觀與科學的教育價值觀是一致的。 2、“可持續發展”思想要求高等教育發展必須遵從教育規律,規模與質量共同提高。可持續發展觀首先體現了生態學觀點,強調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共同發展。對于高等教育而言,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在高等教育自身要素之間和高等教育與外部環境之間形成科學合理的結構和關系.從高等教育自身而言,就是要實現投入、師資、招生、人才培養模式、管制度等各要素的合理高效及各要素之間關系的協調共生,達到人才培養效率的最大化;從高等教育與外部環境的關系來說,就是要使高等教育的發展建立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國情基礎上,例如基于我國生產力發展不平衡的實際條件,如何兼顧欠發達地區人口的受教育權;基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和高等教育需求高漲的現實,如何處理高等教育規模增長與質量提高的關系;等等。就受教育者而言,不應該單純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獲得,人文素質、道德素質的提高是促進人最大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 全面、綜合發展觀要求高等教育必須秉持全面素質質量觀。對于高級專門人才,知識與能力的獲得屬于智育范疇,是全面發展教育的基礎。 而對于人的全面發展而言,必須將非智力因素的發展納入人才質量體系中。全面素質質量觀對于培養高級專門人才來說具有特殊涵義。 高科技為生產力的躍進提供了強大的動力,為人類提高生活水平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蘊藏著破壞生態環境、破壞社會秩序、使人墮落的危機。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的邏輯關系表明:高科技與人的高素質必須協調發展,才能為人類帶來幸福而不是災難。因此,西方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界,從20世紀中葉以來,就不斷呼吁要在大學中加強人文教育,提倡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綜合,使科學教育人文化,以培養具有高素質的高科技人才。借鑒發達國家的教訓,中國在高級專門人才的素質教育上,特別提出加強人文素質的重要性。素質的涵義應當是人文與科學相結合的全面素質。 三、大學招考制度改革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對高等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啟示。高等教育的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促進人的發展這一根本價值目標,在此指導下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面發展,并通過自身改革實現可持續發展。這對大學招考制度的改革提供了指導思想。 考試是實現認得發展目的的手段,考試“應以保證最高限度地開發每個人的才能為原則”。(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滲透到高考及高考改革中就是考試的人本理念。以人為本,尊重人、服務人、關愛人、發展人,這是考試人本原理的基本內容。從形式到內容,都必須服從于人的發展目的需要,確立考生的應試主體地位,以促進考生能動性、創造性的發揮,使其身心素質得到全面鍛煉和提高,這也是考試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這不僅要求高考改革既要通過考試科目、內容的變更來全面考察考生的知識、能力及道德發展等,還要從考試的組織如出題、監考、服務、監督及閱卷等各個環節體現人本管理思想。 考試設計上,要改變長期以來按考施教的錯誤做法,改變長期以來確立高考標準的參考系統。高考首先作為一種考核工具,是服務于教育的,是服務于人的發展的。人的發展對于教育所提出的需求是教育的功能目標所在。所以,高考標準的參考系統只能是人的需求,也就是大學前教育所要達到的教育目標。由于高考區別于一般的考試,還具有選拔功能,所以高考必須具有適應性功能,即著眼于不同類型、層次高校對各自培養目標的規定性,能夠將考生與高校的教育資源合理地匹配在一起。所以,高考改革應該體現出多層次、多樣化,而非絕對的統一。 在高考評價范圍的認識上,應樹立多元性綜合評價觀念,即打破“以分為綱”,將能力素質評價與潛能素質評價結合,行為結果評價與思維品質、情商指數測量結合,在考生的知、情、意、行不同方面和層面進行動態與靜態相結合的考察。也就是說,樹立多樣化的高考錄取標準,全面、綜合、經常性地考察考生。多樣化的高校錄取標準,實際上正是目前國際上大學招考中的成熟做法,這將在下一節中詳細介紹和分析。 總之,科學發展觀對于有效推進我國大學招考制度改革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從某種程度上說,堅持科學發展觀,意味著我國高考改革的方向的科學性、合理性,決定著我國高考改革的成敗。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申論熱點:高校貪腐問題警鐘再響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