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資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的資料,然后按作答要求依次作答,答案書寫在指定位置。 二、給定材料 材料一:近幾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2003年是中國高校擴招后本科學生畢業的第一年,全國共有高校畢業生212.2萬人,比2002年增加67萬人,增幅達46.2%,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2004年我們國家的本科畢業生就有280余萬人,比2003年增加68萬人。 ◎2005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338萬人,比2004年增加58萬人,增幅達20.71%。 ◎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總人數達413萬人,比2005年增加75萬人。 ◎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到495萬人,比2006年增加82萬人。 ◎2008年全國共有應屆高校畢業生559萬人,比上年增加了64萬人,是近年來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年。 材料二:2007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和各地畢業生需求情況分析人事部最近對北京、河北、新疆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哈爾濱、成都、廣州等15個副省級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需求情況進行調查。從本次統計調查情況看,2007年統計地區高校畢業生需求總數為1665044名,其中研究生177003名,占10.6%;本科生923519名,占55.5%;專科生564522名,占33.9%。與上年相比,2007年高校畢業生需求情況呈現出四大特點。 A:2007年統計地區需求高校畢業生l665044名,與2006年各地已吸納的2141233名相比有大幅度降低,降幅為22%。據有關部門統計,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495萬人,與上年相比增幅達到l9.6%,整體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從學歷來看,2007年對研究生的需求較2006年吸納的研究生數增長較快,增幅為30%,對本科生需求與2006年吸納的本科生數基本持平,預計研究生、本科生就業走勢將保持平穩。專科生的需求比2006年吸納的專科生數有大幅下降,降幅達39%,預計專科生就業走勢將呈現下滑趨勢。 B:2007年中西部省份安徽、陜西和貴州對畢業生的需求數量排進了前十位,需求數量分別是l44822名、l21889名和。97461名,三省合計364172名,占總需求的22%;同時,2007年西部的甘肅、青海等地對畢業生的需求數量也比去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以上結果表明,中西部地區在人才需求上的數量呈上升勢頭。東部的山東、江蘇、北京、廣州對畢業生需求數量分別為228600名、l96804名、86087名和660000名,需求量仍然較大。 C:2007年畢業生專業需求排前十位的分別是機械設計與制造類、計算機科學與應用類、信息與電子類、市場營銷、管理類、建筑類、電氣工程及自動化、英語、醫藥衛生、財會。共需求畢業生587126名,占總需求數的35.3%。 D:從副省級城市地域分布來看,l5個副省級城市分別分布在東北地區(沈陽、長春、哈爾濱、大連)、中西部地區(西安、成都、武漢)以及東部沿海地區。在專業上,機械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科學與應用、信息與電子、市場營銷、管理類等都是副省級市需求較多的專業。東北地區四市對土木工程、機電一體化、道路與橋梁、汽車制造與維修、生物工程等專業需求量較大;中西部地區三市對臨床醫學、文秘、財會等專業需求數量較大;而東部沿海八市需求的特色專業則是經濟學、英語、醫藥衛生等。 材料三:2007年第三季度北京市勞動力市場供求狀況分析按文化程度分組的勞動力情況表
相比上季度,本季度大學學歷的求職者增長了25.35%,大學以下學歷的求職者數量均有下降,特別是初中學歷的求職者數量下降了5055人。而高中學歷的求職者仍是勞動力市場的求職主體,所占求職人數比例達到了55.6%。 材料四:2007年大學生就業政策解讀1.教育部、人事部五項舉措鑒于以上嚴峻的就業形勢,教育部、人事部等五部委共同宣布了五項措施,促進大學生就業。 措施一是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通過助學貸款代償、考研究生、考公務員加分、生活費補貼等手段鼓勵畢業生去基層工作。 措施二是完善對高校畢業生的社會保障體系。 教育部部長周濟說:"對高校畢業生以靈活方式就業,到基層就業的,要在戶籍管理、勞動關系形式,社會保險繳納和保險關系接續等方面提供保障,認真做好未就業畢業生的失業登記工作,為他們提供職業介紹,培訓等一系列服務。"措施三是要求所有高校都必須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同時要將就業指導課列入必修課。 措施四是完善就業工作評估體系,從明年起,在教學評估中突出對就業狀況的考察。 措施五是完善實踐教學體系,高職院校80%的學生畢業時要獲得雙證書,也就是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最后,由教育部、人事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改委、國資委5個部門發起并在北京聯合啟動了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希望通過整合崗位信息和畢業生資源信息的方式,促進大學生就業。 2.勞動社會保障部四大舉措確保大學生就業一、大力發展適合畢業生求職特點的互聯網就業服務;二、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確定專人與失業畢業生聯系;三、未就業畢業生積壓較多的地區要聯系跨地區招聘;四、積極向教育、人事部門及高校提供市場分析信息。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健說:"新增長勞動力已進入高峰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而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因此,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需要付出更大努力。"國務院領導明確要求,對高校畢業生要落實好、執行好。鼓勵他們到西部、到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的相關政策,切實加強對他們的就業服務,努力提高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張小健表示,勞動保障部門將從四個方面做好2007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第一,與教育部門、人事部門加強配合,做好大學畢業生離校前的求職指導、就業服務、職業資格培訓、就業見習等工作,為鞏固和提高初次就業率作出貢獻。各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要充分發揮高校畢業生專門服務窗口的作用,積極舉辦針對畢業生的專場招聘會,發展適合畢業生求職特點的互聯網就業服務。要與教育部門及高校合作,推動職業指導進高校,強化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職業資格培訓,積極推進"雙證書"試點工作。 第二,勞動保障部門將以登記失業、求職困難的畢業生為重點,開展"一對一"的服務。對進行失業登記的應屆和歷屆積存的高校畢業生,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應確定專人聯系,并依托基層平臺跟蹤了解情況。對每個登記失業的畢業生,承諾在3個月內免費提供1次政策咨誨和職業指導,提供3次基本適合的崗位需求信息;對申請參加職業資格培訓和就業見習的,按規定給予培訓補貼;對失業時間較長或家庭生活困難的畢業生,要重點援助,幫助其盡快就業;對自主創業的畢業生,要認真落實小額擔保貸款、個體經營收費減免等相關政策。 第三,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城市的工作指導。各地特別是中西部省份要確定一些經濟欠發達、未就業畢業生積壓較多的地區,作為重點,會同有關部門,強化對未就業畢業生的服務,聯系跨地區招聘,開展勞務輸出,幫助他們盡快就業。大中城市勞動保障部門,要總結2006年開展"大中專技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的經驗,適時開展集中性的就業服務專項活動。通過以點帶面,逐步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長效機制。 第四,各地勞動保障部門要進一步完善勞動力市場信息分析工作,強化分析勞動力市場對大學生的需求狀況,積極向教育、人事部門及高校提供市場信息,引導畢業生擇業,并為高校按照市場需求進行教育改革和調整課程設置提供依據。 材料五:2007年四大熱門行業某專家就2007年熱點行業趨勢作出預測,指出通信、汽車、快速消費品及石油能源等四大行業人才需求大,且有較明顯的人才缺Vl.此外,明年另一個職場趨勢是海外人才市場將進一步升溫,更多的外國公司自領職位將會越來越多地投向中國。以中華英才網與美國MON- STER合作的國際頻道所發布職位的趨勢分析,精通外語、具有某項專業優勢、具有外資企業或國內知名企業的工作背景的求職者,將會贏得更多的海外發展機會。 通信業需求旺盛,營銷人員比重繼續上升。今后幾年,通信業人才需求將主要分布在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新增電信企業和政府部門,市場營銷服務人才比重將超過技術人才。人才構成進一步變化為:經營管理類、通信技術類和市場營銷類,人才需求比例為2:3:5.這個比例中經營管理與市場營銷人員比重較之前有所上升,預示著更多非通信專業人才將涌入通信行業。目前通信業進入行業的調整期,業內人才存在嚴重的"高不成低不就"現象。相當一部分人由于不具備更高的戰略眼光,很難擔當更高的職位;而對于目前從事的工作已無新鮮感,一大批中級人才遭遇"天花板".這為有沖勁、積極主動的新人提供了很多機會。 汽車業人才全面緊缺。未來5年,根據汽車發展的水平和需要來看,人才供求矛盾的變化將不是漸增,而是激增。這意味著人才供求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尤其是研發機械工程師、銷售和市場人員的新增工作機會將非常可觀。在汽車企業的招聘中,不是哪類人才比較重要,而是各類人才都很重要;不是哪類人才緊缺,而是全面緊缺。國家人事部人才流動開發司發布的公告指出,汽車人才已高居北京2006年緊缺人才榜首。目前汽車業招聘按崗位集中在研發、銷售、品牌、售后領域,尤其缺少既了解汽車構造、產品性能,又了解企業文化和市場需求綜合性火才。2007年汽車人才需求領域包括:汽車研發人才、維修人才、營銷人才、管理人才、汽車服務人才等。 快速消費品營銷人才缺口大。快速消費品行業的人才缺Vl將依然主要來自市場營銷崗位。近年來,該行業大量的市場、銷售人員,特別是品牌建設人員流向其他行業,而從其他行業流向快速消費品行業的市場人員并不多。從2006年8月份開始,不少快速消費品行業知名企業開始2006年下半年的新一輪招聘,蒙牛、聯合利華、青島啤酒、達能等均在其中。據獵頭人士分析,快速消費品企業對營銷專業人才需求量最大,未來的市場缺口也最大。最熱門的營銷職位包括品牌經理、產品經理、城市經理、大區經理、渠道經理、KA經理(重點客戶經理)等。 在某招聘網發布的7月就業指數中,上海、廣州兩地消費品行業職位數量在各行業中排在前列,上海消費品業職位數占總職位數的8.53%,居各行業第四;廣州占l2.06%,位居第二,僅次于計算槐/信息行業。中華英才網職業顧問分析認為,快速消費品行業銷售類人員通常占企業員工總數的30%以上,每當行業對人才出現集中需求時,首當其沖的是市場營銷類人才。 除了大量需求一線業務推廣人員、銷售代表之外,對營銷管理類專業人才需求也較為迫切,這也是快速消費品行業缺口較大的人員。在2007年的人才市場,快速消費品的營銷人才將非常搶手,相關企業將有必要繼續對此類人才進行儲備。 石油業專業人力資源匱乏。石油行業招聘企業以特大型國有企業和外資石油服務公司為主。外資石油企業方面,其在中華英才網上所發布的職位顯示出,專業技術人才,尤其是地質工程師和鉆井工程師有明顯的人力資源匱乏的現象。同時,因為目前石油企業人才流動的內外部條件還未成熟,所以外資企業雖然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空間、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等優越條件,招聘到所需的研發技術人員也有一定難度。國有企業方面則是從事跨國經營的人才極為緊缺——就陸上石油企業而言,無論是各石油企業還是三人集團公司直屬機關,從事跨國經營的管理人才都不足總人數的1%。 材料六:大學生求職的誤區期望值過高,不少大學生自認為學識淵博,從政、經商、做學問不費吹灰之力,伸手就可以出成果。因此,他們在擇業時極容易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現象,自然擇業困難。過多的物質要求,許多大學生過多考慮物質條件,不但要求月薪高,生活好,還講究住房、獎金等林林總總的物質享受,如果用人單位稍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便瀟灑地"移情別戀". .迷戀大企業,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只有到大型企業去干,才能充分發揮出聰明才智,因為大型企業具備了實現人生價值的物質和精神條件,機遇好,福利好,工作穩定,而小企業只有那么幾十或幾百號人,資金不雄厚,更談不上什么發展前途了。 追求熱門職業,行政、人事、財會是大學生追求的熱門,可畢竟僧多粥少,人才濟濟,用人單位百里挑一,落選者甚多。一些冷門職業盡管急需大批人才,但問津者寥寥無幾。這樣,在人才市場就出現了"熱門難進,冷門更冷"的怪現象。調查表明,用人單位主要是根據求職者的工資要求和實際生產能力來確定是否聘用大學畢業生的,而且,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現實需求量小于最佳需求量。其次,用人單位大量聘用農民工,因為農民工的招收和解聘成本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在當今科技高速發展的背景下,雖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很多高新技術企業吸收了相當數量的大學畢業生,但由于高新技術企業聘用新員工必須支付各種成本,包括工資成本、搜尋費用和其他支出。為此,大多數企業在聘用大學畢業生時都會很謹慎。 三、作答要求 1.用四句話分別概括材料二中A、B、C,D四段的內容,不超過50字。要求:概括準確,語言簡練。(20分) 2.就材料所反映的問題,用不超過350字的篇幅,概括近幾年來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要求:概括全面,準確簡練。(30分) 3.就所給材料從解決大學生就業的角度寫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文章。要求:自擬標題,觀點明確,條理清晰,論述深刻。(50分)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09年國家公務員申論模擬試題(三)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模擬題:酒后駕車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