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K412010 城市橋梁基坑施工 一、內容提要 1、城市橋梁基坑施工 2、城市橋梁基礎施工 二、重點、難點 1、明挖基坑施工技術 2、各類圍堰施工技術 3、樁基施工方法與設備選擇 4、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5、沉入樁施工技術 1K412010 城市橋梁基坑施工 1K412011 掌握明挖基坑施工技術 本條目重點介紹了橋梁基坑工程中明挖基坑施工的基本要求,扼要的介紹了在施工中技術質量的控制要點。 一、明挖基坑施工的一般規定 1.基坑頂面應設置防止地面水流人基坑的設施。基坑頂有動荷載時,基坑頂邊與動荷載間應留有不小于1m寬護道,如動荷載過大宜增寬護道。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不良的基坑邊坡(壁)還應采取加固措施。 2.基坑坑壁坡度不易穩定且有地下水影響時,或放坡開挖場地受到限制,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支護。設計無要求時,施工單位應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適宜的支護。 二、不進行支護加固明挖基坑坑壁的施工要求 1.基坑尺寸應滿足施工要求,包括滿足坑底排水作業和支設基礎模板所需尺寸的要求。 2.基坑坑壁坡度應按地質條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以及坡頂荷載等情況確定。 3.如土的濕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穩而引起坍塌時,坑壁放坡的坡度應緩于該濕度下的天然坡度。砂類土的天然坡度大致等于計算的內摩擦角,黏性土在天然含水量范圍內的天然坡度與內摩擦角、黏聚力、孔隙比、塑限含水量、體積質量等因素有關。 4.當基坑有地下水時,地下水位以上部分可以放坡開挖,地下水位以下部分若土質易坍塌或坑底以上水位較深時,應加固后開挖。 三、基坑開挖 1.基坑開挖前應編制施工方案,主要內容有:基坑施工平面布置圖及開挖斷面圖;基坑開挖的施工方法;采用支護時,支撐的型式、結構、支拆方法及安全措施等。 2.基坑土方應隨挖隨運。當采用機械挖、運聯合作業時,宜將適用于回填的土分類堆放備用。放坡開挖的基坑,必須觀測邊坡安全穩定性,當邊坡土體出現裂縫、沉降失穩時必須應停止開挖,并及時進行加固、削坡等處理,維護邊坡安全穩定;犹幵谲浲恋鼗、地下水位高、承壓水水壓高、易發生流砂、管涌等情況時,必須確保排、降水系統有效工作。如發現涌水、涌砂現象必須立即停止開挖,查明原因進行妥善處理后方能繼續開挖。 3.基坑開挖至接近設計高程發現土質與設計(勘測)資料不符或其他異常情況時,應由施工單位會同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共同研究處理措施。地基土質不得擾動,也不得超挖。當局部擾動或超挖時,應用原土回填壓實,其壓實度不得低于原地基天然密度,并做好施工記錄。當地基含水量較大時,可回填卵石、碎石或級配礫石。巖土地基局部超挖時,應將基底碎渣全部清除,填筑低強度混凝土或碎石。 4.基坑挖至設計高程后,應及時組織驗收。基坑驗收后應予保護,防止坑底擾動,并及時進行下一工序的施工。對有防汛、防漏水、防颶風、防潮汐要求的基坑,必須有確;影踩膽贝胧 四、基坑支護樁及支撐的施工要求 1.支護樁及支撐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2.支撐材料的型號、尺寸、支撐點的布設位置、各類樁的Ai深度及錨桿的長度和直徑等應經設計計算確定。 3.支護結構應依據相應的側壁安全等級及重要性系數進行設計。 4.支護結構不得妨礙基坑開挖及構筑物的施工,安裝和拆除方便、安全、可靠。 5.支護結構出現險情,如基坑周邊構筑物出現嚴重開裂、傾斜、沉降時,必須認真分析原因,采取加固措施。確認無法加固時,立即疏散人員。 6.支護結構變形過大,明顯傾斜時,應在坑底與坑壁間增設斜撐、角撐等。 7.當邊坡土體裂縫具有加速趨勢,必須立即采取反壓坡腳,減載削坡等方法,保持土體穩定。然后再進行全面加固。 8.當坑壁漏水、流砂時,應進行封堵。封堵失效時應立即進行灌注速凝漿液固結土體,阻止水土流失,保護基坑的安全與穩定。 五、錨噴混凝土加固基坑坑壁的施工要求 錨噴混凝土加固是指在基坑坑壁施加錨桿并掛鋼筋網后噴射混凝土。作用是主動加固坑壁(圍巖),發揮坑壁(圍巖)的自支承能力。錨噴支護施工時,必須做好工程的地質勘查工作,掌握地質資料,正確有效的運用錨噴支護的特性。 錨噴混凝土加固基坑的施工技術要求: 。1)錨噴加固應按設計要求自上而下逐層開挖,逐層加固。 。2)噴射混凝土應優先選用普通硅酸鹽水泥,以便能較快地凝結。當地層有硫酸鹽腐蝕介質,可采用抗硫酸鹽水泥。有早強要求時,可采用硫酸鹽水泥或其他早強水泥。水泥強度等級不應低于32.5. 。3)噴射混凝土的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且不低于20MPa,噴射厚度不小于70mm. 混凝土采用的碎(礫)石最大粒徑不宜大于15mm. (4)噴射混凝土需摻外加劑時,摻外加劑混凝土的性能必須滿足設計要求,摻料量由試驗確定。使用速凝劑前,應做好與水泥相溶性試驗及水泥凈漿凝結效果試驗。 。5)噴射混凝土配合比應通過試驗選定,滿足設計強度和噴射工藝要求。原材料按重量計。水泥和速凝劑稱量的允許偏差均為±2%。砂、石稱量的允許偏差均為土3%。 (6)噴射作業前,對坑壁有滴水、淋水的情況,應事先做好治水工作,有明顯出水點處應設置導管排水。 (7)噴射作業時,應分段分片依次進行,按自下而上的順序噴射。分層噴射時,后一層噴射應在前一層混凝土終凝后進行。 。8)噴射作業時,噴頭宜與受噴面垂直,噴頭與受噴面距離應與噴射機工作氣壓相適應。噴射施工過程中,隨時觀察基坑四周地面及已噴護的坑壁有無開裂、變形或空殼脫皮現象。如有發生,應立即重噴補強或鑿除重噴,確?颖诜定。 。9)噴射完成后,檢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和強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設計要求。錨桿的平均抗拔力不小于設計值,最小抗拔力不小于設計值的90%。混凝土噴射表面應平順,鋼筋和錨桿不外露。 |
| 課 程 | 精講班 | 沖刺班 | 習題班 | 考點解析班 | ?荚囶}班 | 應試技巧班 | 報名 |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 建設工程經濟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40 |
|
16 |
|
12 |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建筑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機電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公路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市政公用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鐵路工程)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水利水電)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實務(通信與廣電) | 40 | 16 | 12 | 10 | 3套 | 4 | 報名 | ||||||
| 一級建造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課堂講義(14) |
|
閱讀下一篇: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課堂講義(16)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水利水電》真題 |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礦業工程》真題 |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鐵路工程》真題 |
| ·2007年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考試試卷及答案 |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市政工程)》 |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通信與廣電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