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412012掌握各類圍堰施工技術 1K412012掌握各類圍堰施工技術 本條目介紹了橋梁工程基坑施工中各類圍堰施工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介紹了在施工中應掌握的技術質量的控制要點。 一、圍堰施工的一般規定 1.圍堰高度應高出施工期間可能出現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 2.圍堰外形一般有圓形、圓端形(上、下游為半圓形,中間為矩形)、矩形、帶三角的矩形等。圍堰外形直接影響堰體的受力情況,必須考慮堰體結構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圍堰外形還應考慮水域的水深,以及因圍堰施工造成河流斷面被壓縮后,流速增大引起水流對圍堰、河床的集中沖刷,對航道、導流的影響。 3.堰內平面尺寸應滿足基礎施工的需要。 4.圍堰要求防水嚴密,減少滲漏。 5.堰體外坡面有受沖涮危險時,應在外坡面設置防沖刷設施。 二、各類圍堰適用范圍 各類圍堰適用范圍見表1K412012. 圍堰類型及適用條件表1K412012 圍堰類型 適 用 條 件 土圍堰 水深≤1.5m;流速≤0.5m/s,河邊淺灘,河床滲水性較小 土 土袋圍堰 水深≤3.0m,流速≤1.5m/s,河床滲水性較小,或淤泥較淺 石 木樁竹條土圍堰 水深1.5~7m,流速≤2.0m/s,河床滲水性較小,能打樁,盛產:竹木地區 圍 堰 竹籬土圍堰 水深1.5~7m,流速≤2.0m/s,河床滲水性較小,能打樁盛,產竹木地區 竹、鉛絲籠圍堰 水深4m以內,河床難以f)-樁,流速較大 堆石土圍堰 河床滲水性很小,流速≤3.0m/s,石塊能就地取材 板樁 鋼板樁圍堰 深水或深基坑,流速較大的砂類土、黏性土、碎石土及風化巖等堅硬河床。防水性能好,控體剛度較強 深水或深基坑,流速較大的砂類土、黏性土、碎石土河床。除用于擋水防水外還可作為基礎結構的一部分,勸;可采取拔除周轉使用能節約大量木材 鋼套筒圍堰 流速≤2.0m/s,覆蓋層較薄,平坦的巖石河床,埋置不深的水中基礎,也可用于修建樁基承臺 雙壁圍堰 大型河流的深水基礎,覆蓋層較薄、平坦的巖石河床 三、土圍堰施工要求 1.筑堰材料宜用黏性土、粉質黏土或砂夾黏土。填出水面之后應進行夯實。填土應自上游開始至下游合龍。 2.筑堰前,必須將堰底下河床底上的雜物、石塊及樹根等清除干凈。 3.堰頂寬度可為l~2m.機械挖基時不宜小于3m.堰外邊坡迎水流一側坡度宜為1:2~1:3,背水流一側可在1:2之內。堰內邊坡宜為1:1~1:1.5.內坡腳與基坑的距離不得小于lm. 四、土袋堰施工要求 (一)圍堰兩側用草袋、麻袋、玻璃纖維袋或無紡布袋裝土堆碼。袋中宜裝不滲水的黏性土,裝土量為土袋容量的1/2-2/3.袋口應縫合。堰外邊坡為1:0.5~1:1,堰內邊坡為1:0.2-1:0.5.圍堰中心部分可填筑黏土及黏性土芯墻。 (二)堆碼土袋,應自上游開始至下游合龍。上下層和內外層的土袋均應相互錯縫,盡量堆碼密實、平穩。 (三)筑堰前,堰底河床的處理、內坡腳與基坑的距離、堰頂寬度與土圍堰要求相同。 五、鋼板樁圍堰施工要求 1.有大漂石及堅硬巖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鋼板樁圍堰。 2.鋼板樁的機械性能和尺寸應符合規定要求。 3.施打鋼板樁前,應在圍堰上下游及兩岸設測量觀測點,控制圍堰長、短邊方向的施打定位。施打時,必須備有導向設備,以保證鋼板樁的正確位置。 4.施打前,應對鋼板樁的鎖口用止水材料捻縫,以防漏水。 5.施打順序一般為從上游分兩頭向下游合龍。 6.鋼板樁可用捶擊、振動、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辦法。 7.經過整修或焊接后的鋼板樁應用同類型的鋼板樁進行鎖口試驗、檢查。接長的鋼板樁,其相鄰兩鋼板樁的接頭位置應上下錯開。 8.施打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樁的位置是否正確、樁身是否垂直,否則應立即糾正或拔出重打。 六、鋼筋混凝土板樁圍堰施工要求 1.板樁斷面應符合設計要求。板樁樁尖角度視土質堅硬程度而定。沉人砂礫層的板樁樁頭,應增設加勁鋼筋或鋼板。 2.鋼筋混凝土板樁的制作,應用剛度較大的模板,榫口接縫應順直、密合。如用中心射水下沉,板樁預制時,應留射水通道。 3.目前鋼筋混凝土板樁中,空心板樁較多。空心多為圓形,用鋼管作芯模。板樁的榫口一般圓形的較好。樁尖一般斜度為(1:2.5)~(1:1.5)。 七、套箱圍堰施工要求 1.無底套箱用木板、鋼板或鋼絲網水泥制作,內設木、鋼支撐。套箱可制成整體式或裝配式。 2.制作中應防止套箱接縫漏水。 3.下沉套箱前,同樣應清理河床。若套箱設置在巖層上時,應整平巖面。當巖面有坡度時,套箱底的傾斜度應與巖面相同,以增加穩定性并減少滲漏。 八、雙壁鋼圍堰施工要求 1.雙壁鋼圍堰應作專門設計,其承載力、剛度、穩定性、錨錠系統及使用期等應滿足施工要求。 2.雙壁鋼圍堰應按設計要求在工廠制作,其分節分塊的大小應按工地吊裝、移運能力確定。 3.雙壁鋼圍堰各節、塊拼焊時,應按預先安排的順序對稱進行。拼焊后應進行焊接質量檢驗及水密性試驗。 4.鋼圍堰浮運定位時,應對浮運、就位和灌水著床時的穩定性進行驗算。盡量安排在能保證浮運順利進行的低水位或水流平穩時進行,宜在白晝無風或小風時浮運。在水深或水急處浮運時,可在圍堰兩側設導向船。圍堰下沉前初步錨錠于墩位上游處。在浮運、下沉過程中,圍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應小于lm. 5.就位前應對所有纜繩、錨鏈、錨錠和導向設備進行檢查調整,以使圍堰落床工作利進行,并注意水位漲落對錨錠的影響。 6.錨錠體系的錨繩規格、長度應相差不大。錨繩受力應均勻。邊錨的預拉力要適當,避免導向船和鋼圍堰擺動過大或折斷錨繩。 7.準確定位后,應向堰體壁腔內迅速、對稱、均衡的灌水,使圍堰落床。 8.落床后應隨時觀測水域內流速增大而造成的河床局部沖刷,必要時可在沖刷段用卵石、碎石墊填整平,以改變河床上的粒徑,減小沖刷深度,增加圍堰穩定性。 9.鋼圍堰著床后,應加強對沖刷和偏斜的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10.鋼圍堰澆筑水下封底混凝土之前,應按照設計要求進行清基,并由潛水員逐片檢查合格后方可封底。 11.鋼圍堰著床后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設計要求。當作承臺模板用時,其誤差應符合模板的施工要求。 |
課 程 | 精講班 | 沖刺班 | 習題班 | 考點解析班 | 模考試題班 | 應試技巧班 | 報名 |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課時 | 試聽 | ||
建設工程經濟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建設工程法規及相關知識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實務(建筑工程)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實務(機電工程)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實務(公路工程)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實務(市政公用工程)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實務(鐵路工程)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實務(水利水電)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實務(通信與廣電) | 40 | ![]() |
16 | ![]() |
12 | ![]() |
10 | ![]() |
3套 | ![]() |
4 | ![]() |
報名 |
一級建造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課堂講義(15) |
|
閱讀下一篇:一級建造師《市政工程》課堂講義(17)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水利水電》真題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礦業工程》真題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鐵路工程》真題 |
·2007年一級建造師《建筑工程》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市政工程)》 |
·2007年一級建造師《管理與實務(通信與廣電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