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育督導報告2008》發布
來源:發布時間:2008-12-11 10:51:17
國家教育督導團12月4日發布《國家教育督導報告2008》,關注義務教育教師是本次督導報告的主題。《報告》顯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依法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合理配備教師,切實加強教師培養培訓,提高教師專業化水平,建立一支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的教師隊伍,仍將是各級政府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
本次督導報告重點從教師的規模結構、能力水平和權益保障等3個方面展開。《報告》顯示,近年來全國義務教育教師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從規模結構來看,全國義務教育教師總體規模按現行編制標準基本滿足需求,保證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的實現。其中教師總體配置的生師比逐步下降,農村邊遠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受到重視;教師總體趨向年輕化。從能力水平來看,全國義務教育教師師德水平、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家長和學生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比較滿意。從權益保障來看,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實現了逐步提高,福利待遇及工作條件有所改善,教師培訓工作也有了較大進展。
《報告》還反映了全國義務教育教師工作面臨的系列突出問題。在規模結構上,目前教師配備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中西部農村學校部分學科教師短缺,農村邊遠地區教師數量不足,難以滿足當地義務教育的需要;在能力水平上,教師培養培訓“學非所教”問題嚴重,教師專業化程度不高,教育教學能力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雖然教師學歷基本達到任職資格標準要求,但初中教師初始學歷合格率低,取得合格學歷專業與所教課程不對口等問題突出。在權益保障上,教師工資水平依然偏低,農村教師在醫療、住房等方面仍面臨突出困難,同時部分地區教師培訓經費缺乏保障,農村教師工作條件依然偏差。
《報告》認為,義務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奠基工程。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于鞏固普及義務教育成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報告》建議,要建立完善教師資源配置機制,努力滿足農村邊遠地區教育的需要;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和機制,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水平;要保障教師工資福利收入,完善醫療、保險、住房待遇。 據國家教育督導團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報告》反映的情況和督導意見,是通過對2002年至2007年連續6年全國各縣(包括其他縣級單位)年度教育統計資料、2007年全國32萬份抽樣調查問卷結果,對7個省區的實地調研的研究分析得出的。
本次督導報告重點從教師的規模結構、能力水平和權益保障等3個方面展開。《報告》顯示,近年來全國義務教育教師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從規模結構來看,全國義務教育教師總體規模按現行編制標準基本滿足需求,保證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目標的實現。其中教師總體配置的生師比逐步下降,農村邊遠地區教師隊伍建設受到重視;教師總體趨向年輕化。從能力水平來看,全國義務教育教師師德水平、學歷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家長和學生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比較滿意。從權益保障來看,義務教育教師的工資實現了逐步提高,福利待遇及工作條件有所改善,教師培訓工作也有了較大進展。
《報告》還反映了全國義務教育教師工作面臨的系列突出問題。在規模結構上,目前教師配備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中西部農村學校部分學科教師短缺,農村邊遠地區教師數量不足,難以滿足當地義務教育的需要;在能力水平上,教師培養培訓“學非所教”問題嚴重,教師專業化程度不高,教育教學能力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有較大差距。
雖然教師學歷基本達到任職資格標準要求,但初中教師初始學歷合格率低,取得合格學歷專業與所教課程不對口等問題突出。在權益保障上,教師工資水平依然偏低,農村教師在醫療、住房等方面仍面臨突出困難,同時部分地區教師培訓經費缺乏保障,農村教師工作條件依然偏差。
《報告》認為,義務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奠基工程。建設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對于鞏固普及義務教育成果、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報告》建議,要建立完善教師資源配置機制,努力滿足農村邊遠地區教育的需要;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和機制,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和水平;要保障教師工資福利收入,完善醫療、保險、住房待遇。 據國家教育督導團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報告》反映的情況和督導意見,是通過對2002年至2007年連續6年全國各縣(包括其他縣級單位)年度教育統計資料、2007年全國32萬份抽樣調查問卷結果,對7個省區的實地調研的研究分析得出的。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