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小學兒童《教育心理學》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來源:育路計算機考試頻道發布時間:2008-09-04 13:35:15
一、填空題:10分,每題02分)
1、人格差異有多種表現,其中最核心的是 和 差異。
2、原理學習的兩種形式是 和 。
3、發散思維的三個重要特性是 、 和獨立性。
4、邁克爾認為學習策略包含著 、 和 三大部分。
5、教學內容設計包括教學內容的 和 兩方面。
二、多選題:20分,每題02分
6、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是( )。
A桑代克B詹姆斯C羅杰斯D巴甫洛夫
7、在下列認知風格中,最容易給學校中的學習帶來不利影響的認知風格是( )。
A場獨立型B場依存型C沖動型D沉思型
8、下列選項中,屬于學習的有( )
A每天跑步B記住英語單詞了C不怕見生人了D個子長高了
9、構成品德心理結構的基本成分是( )。
A知B情C意D行
10、學生不良品德的主要包括的類型有:( )。
A過失型B品德不良型C攻擊型D壓抑型
11、在一份書面學習材料中,記憶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A開始部分B結尾部分C中間部分D開始和結尾部分
12、下列選項中,屬于組織策略的是( )。
A劃線B記筆記C列提綱D畫關系圖
13、學習策略掌握的標志是( )。
A不僅了解一般的學習策略,還知道具體學科的學習策略
B會使用精加工和組織等高級策略
C能根據學習情境的特點,靈活地運用合適的學習策略
D可以使用監控策略來確定自己選用策略的有效性
14、如果在課堂中需要學生討論,而且班級人數在25人左右,比較適宜采用的課堂設計形式為( )。
A堆式B馬蹄形C環形D興趣站
15、有利于創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教師領導方式是( )。
A權威型B放任型
C民主型D專制型
三、判斷題:05分,每題01分
16、無意注意是一種消極注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阻止小學生無意注意的出現。( )
17、通過學習,個體的行為和能力應當發生相對持久的變化。( )
18、教師在教授概念時常常以定義的形式直接向學生呈現概念的定義,這是一種機械學習方式。( )
19、記憶一份材料時,中間部分的記憶效果優于開始和末尾部分,這種現象稱為系列位置效應。( )
20、“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強化的作用在教育實踐中的表現。( )
四、論述題:30分,每題15分
21、試論述課堂學習管理的基本原則。
第『21』題參考答案:
(1)課堂教學中促使好奇心實現的策略
具體包括刺激性或情境變化,制造懸念或不確定性,提供反饋等。
(2)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
為了發展學生的興趣,教師應創造新奇的事物、組織多樣性活動、讓學生參與活動、通過讓學生產生主觀期待而產生興趣、在提問上下功夫等構造他的課堂,此外,“利用小組進行學習”、“適當表揚”、“讓學生參加活動”、“讓學生感到學習的重要性”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總之,教師促進好奇和興趣的努力是在學生身上產生較高的學習動機。學習者不僅需要信息的通道,也需要學習動機,兩者的結合使學習變得強而有力。
(3)調節焦慮的策略
降低學生的焦慮可以用以下策略:學習指導;應付評價壓力策略,用一種最大限度減少評價壓力的方式營造考試情境;使用檔案性評價。
(4)愉快教育的教學策略
把握愉快四因素;明確挑戰性任務;形成靈活的教學方式;強調掌握目標;專注于完成任務過程的評價。
22、試論述保持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第『22』題參考答案:
(1)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接納自己。
小學生的自我意識能力在不斷提高,但他們還難以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常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對自己估計過高,過于自信;二是自我評價過低,過于自卑。這兩種極端傾向均對自我發展不利。學生既要接納優點,也要接納缺點,同時要注意根據自己的能力,建立適當的抱負水平。
(2)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小學時期是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生應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特別是良好的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和親子關系這對其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通過人際交往,學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增進溝通與理解,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
(3)幫助學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
學生情緒既容易受外界影響,又容易感情用事,情緒常大起大落。要維護心理健康,就應學會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保持大腦的健康,培養各種興趣愛好,參加有益的娛樂活動,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等都是有益的措施。
(4)幫助學生學習性衛生的知識
學習性衛生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對自身變化加深了解,從而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
(5)幫助學生認識求助心理咨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時候小學生面對的問題可能是自我調整不易解決的,那么,向專業的心理咨詢專家尋求幫助就是必要和重要的。教師應讓學生知道,求助心理咨詢并不是因為有“病”,心理咨詢是一種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為學生提供心理學幫助的過程。
(6)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如新生入學適應輔導、智力發展問題輔導、學習疲勞的輔導、學業不良的輔導等。簡答題:15分,每題03分
23、問題解決過程需要經過哪些階段?
第『23』題參考答案:
(1)理解和表征問題階段
(2)尋求解答的方案
(3)執行計劃或嘗試某種解決方案
(4)對結果進行檢驗
24、如何提高動作技能的練習效率?
第『24』題參考答案:
(1)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
(2)注意練習周期,克服“高原現象”;
(3)提供恰當的反饋25、簡述智力技能形成的特征。
第『25』題參考答案:
(1)智力技能的對象脫離了支持物。
(2)智力技能的進程壓縮。
(3)智力技能應用的高效率。
26、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26』題參考答案:
(1)滿足學生的需要;
(2)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3)教師有效地教學。
27、簡述加涅的學習目標分類體系。
第『27』題參考答案:
加涅按學習的結果將學習分為以下五類:
(1)言語信息的學習。
(2)智慧技能的學習。
(3)認知策略的學習。
(4)態度的學習。
(5)運動技能的學習。
五、名詞解釋:20分,每題04分
28、觀察法又叫自然觀察法,它是在自然條件下,對心理現象和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考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方法。
29、概念同化是指教師以定義的方式直接向學習者揭示概念的關鍵特征,學習者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概念理解新概念。
30、發現學習是一種有意義學習方式,它強調在教師啟發引導下,由學生獨立發現事物的意義、規律,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在發現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獨立辨別分析,發現本質屬性。通過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等積極的思維過程來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
31、原型啟發是指從事物的相似或類比中看到或發現問題解決的途徑。利用原型啟發,發展類比推理,有助于創造力的培養。
32、成長記錄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詳細記錄學生成長情況的檔案袋。其特點是:它的基本成分是學生作品,而且數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隨機的;成長記錄袋應提供給學生發表意見和對作品進行反省的機會。
1、人格差異有多種表現,其中最核心的是 和 差異。
2、原理學習的兩種形式是 和 。
3、發散思維的三個重要特性是 、 和獨立性。
4、邁克爾認為學習策略包含著 、 和 三大部分。
5、教學內容設計包括教學內容的 和 兩方面。
二、多選題:20分,每題02分
6、西方教育心理學的創始人是( )。
A桑代克B詹姆斯C羅杰斯D巴甫洛夫
7、在下列認知風格中,最容易給學校中的學習帶來不利影響的認知風格是( )。
A場獨立型B場依存型C沖動型D沉思型
8、下列選項中,屬于學習的有( )
A每天跑步B記住英語單詞了C不怕見生人了D個子長高了
9、構成品德心理結構的基本成分是( )。
A知B情C意D行
10、學生不良品德的主要包括的類型有:( )。
A過失型B品德不良型C攻擊型D壓抑型
11、在一份書面學習材料中,記憶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A開始部分B結尾部分C中間部分D開始和結尾部分
12、下列選項中,屬于組織策略的是( )。
A劃線B記筆記C列提綱D畫關系圖
13、學習策略掌握的標志是( )。
A不僅了解一般的學習策略,還知道具體學科的學習策略
B會使用精加工和組織等高級策略
C能根據學習情境的特點,靈活地運用合適的學習策略
D可以使用監控策略來確定自己選用策略的有效性
14、如果在課堂中需要學生討論,而且班級人數在25人左右,比較適宜采用的課堂設計形式為( )。
A堆式B馬蹄形C環形D興趣站
15、有利于創造良好課堂氣氛的教師領導方式是( )。
A權威型B放任型
C民主型D專制型
三、判斷題:05分,每題01分
16、無意注意是一種消極注意,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阻止小學生無意注意的出現。( )
17、通過學習,個體的行為和能力應當發生相對持久的變化。( )
18、教師在教授概念時常常以定義的形式直接向學生呈現概念的定義,這是一種機械學習方式。( )
19、記憶一份材料時,中間部分的記憶效果優于開始和末尾部分,這種現象稱為系列位置效應。( )
20、“身教重于言教”是替代性強化的作用在教育實踐中的表現。( )
四、論述題:30分,每題15分
21、試論述課堂學習管理的基本原則。
第『21』題參考答案:
(1)課堂教學中促使好奇心實現的策略
具體包括刺激性或情境變化,制造懸念或不確定性,提供反饋等。
(2)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的方法:
為了發展學生的興趣,教師應創造新奇的事物、組織多樣性活動、讓學生參與活動、通過讓學生產生主觀期待而產生興趣、在提問上下功夫等構造他的課堂,此外,“利用小組進行學習”、“適當表揚”、“讓學生參加活動”、“讓學生感到學習的重要性”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總之,教師促進好奇和興趣的努力是在學生身上產生較高的學習動機。學習者不僅需要信息的通道,也需要學習動機,兩者的結合使學習變得強而有力。
(3)調節焦慮的策略
降低學生的焦慮可以用以下策略:學習指導;應付評價壓力策略,用一種最大限度減少評價壓力的方式營造考試情境;使用檔案性評價。
(4)愉快教育的教學策略
把握愉快四因素;明確挑戰性任務;形成靈活的教學方式;強調掌握目標;專注于完成任務過程的評價。
22、試論述保持小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第『22』題參考答案:
(1)幫助學生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接納自己。
小學生的自我意識能力在不斷提高,但他們還難以充分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己。常出現兩種傾向,一是對自己估計過高,過于自信;二是自我評價過低,過于自卑。這兩種極端傾向均對自我發展不利。學生既要接納優點,也要接納缺點,同時要注意根據自己的能力,建立適當的抱負水平。
(2)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小學時期是社會化過程中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生應積極主動地與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特別是良好的同伴關系、師生關系和親子關系這對其心理健康有重要意義。通過人際交往,學生可以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增進溝通與理解,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
(3)幫助學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
學生情緒既容易受外界影響,又容易感情用事,情緒常大起大落。要維護心理健康,就應學會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緒。保持大腦的健康,培養各種興趣愛好,參加有益的娛樂活動,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等都是有益的措施。
(4)幫助學生學習性衛生的知識
學習性衛生方面的知識,有助于學生對自身變化加深了解,從而更好地適應這種變化。
(5)幫助學生認識求助心理咨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有時候小學生面對的問題可能是自我調整不易解決的,那么,向專業的心理咨詢專家尋求幫助就是必要和重要的。教師應讓學生知道,求助心理咨詢并不是因為有“病”,心理咨詢是一種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專業人員為學生提供心理學幫助的過程。
(6)教師應該積極開展心理輔導活動。如新生入學適應輔導、智力發展問題輔導、學習疲勞的輔導、學業不良的輔導等。簡答題:15分,每題03分
23、問題解決過程需要經過哪些階段?
第『23』題參考答案:
(1)理解和表征問題階段
(2)尋求解答的方案
(3)執行計劃或嘗試某種解決方案
(4)對結果進行檢驗
24、如何提高動作技能的練習效率?
第『24』題參考答案:
(1)掌握正確的練習方法;
(2)注意練習周期,克服“高原現象”;
(3)提供恰當的反饋25、簡述智力技能形成的特征。
第『25』題參考答案:
(1)智力技能的對象脫離了支持物。
(2)智力技能的進程壓縮。
(3)智力技能應用的高效率。
26、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26』題參考答案:
(1)滿足學生的需要;
(2)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活動;
(3)教師有效地教學。
27、簡述加涅的學習目標分類體系。
第『27』題參考答案:
加涅按學習的結果將學習分為以下五類:
(1)言語信息的學習。
(2)智慧技能的學習。
(3)認知策略的學習。
(4)態度的學習。
(5)運動技能的學習。
五、名詞解釋:20分,每題04分
28、觀察法又叫自然觀察法,它是在自然條件下,對心理現象和行為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考察、記錄和分析的一種方法。
29、概念同化是指教師以定義的方式直接向學習者揭示概念的關鍵特征,學習者利用認知結構中原有的有關概念理解新概念。
30、發現學習是一種有意義學習方式,它強調在教師啟發引導下,由學生獨立發現事物的意義、規律,以及概念之間的關系。在發現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獨立辨別分析,發現本質屬性。通過提出假設,驗證假設等積極的思維過程來理解概念之間的關系。
31、原型啟發是指從事物的相似或類比中看到或發現問題解決的途徑。利用原型啟發,發展類比推理,有助于創造力的培養。
32、成長記錄袋是指以文字形式詳細記錄學生成長情況的檔案袋。其特點是:它的基本成分是學生作品,而且數量很多;作品的收集是有意的,而不是隨機的;成長記錄袋應提供給學生發表意見和對作品進行反省的機會。
【糾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