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綜合輔導:教師應具備怎樣的教學智慧?
來源:育路計算機考試頻道發布時間:2008-08-19 10:49:24
一是獨創性。教師的教學實踐智慧具有鮮明的個體性,即每一個教師的教學實踐智慧都與他人有明顯的區別,它是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突發的靈感,是教師創造性思維的外顯,是對教學實踐的頓悟。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過于重視“他山之石”的學習和借鑒,學校管理者也常常要求教師必須多聽課、多學習,似乎只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對教師自身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和激發卻缺乏足夠的重視。事實上,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形成主要不是靠學習和借鑒形成的,教師對自我實踐經驗的感悟、總結、提升,才是形成、提高自我教學實踐智慧的主要途徑。
二是隨機性。教師的教學實踐智慧是教師無法預設的隨機行為,它的發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與教學過程中發生的不可預知的教學事件有一定聯系。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過于強調教學過程的嚴密性、教學環節的完整性、教學內容的指向性、教學目標的預設性,而缺乏處置課堂偶發事件的靈活性,更不重視偶發事件所引發的課堂生成目標的達成。必須指出的是,教師實踐智慧的發生雖然具有偶然性,但并不意味著教學實踐智慧的形成沒有規律可循。教師應該通過對諸多偶發事件的處理藝術的總結和錘煉,有效探詢教學實踐智慧形成的規律性,從而逐漸由實踐智慧的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
三是內隱性。教師的教學實踐智慧是教師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的一種潛在思維活動,是一種典型的潛意識,隱含在教師的知識、經驗及習慣性行為中,是教師難以駕馭的。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們往往過于依賴自己習慣性的教學行為和經驗,即便是提高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也常常囿于本學科范疇,對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學習重視不夠。然而,本專業之外的知識、體驗對教學實踐智慧的形成和提高卻是不可或缺的,教師應該在高度重視本學科知識積累和體驗的同時,隨時注意收集不同學科和領域的有效信息,擴大自己的知識視野,提高自己的綜合素養。必須強調的是,習慣性教學經驗既是教師教學實踐智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學實踐智慧的最大“攔路虎”。因此,提高教學實踐智慧,教師必須樹立新課程意識,遵循新課程理念,不斷改進習慣性教學經驗,并在加強教學反思的基礎上,勇于向自我經驗挑戰,勇于否定自我、超越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