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國內期市十大新聞
來源:發布時間:2009-01-06
一、商品價格“牛熊大轉換”,國內期市平穩度過“百年不遇”的系統性風險
2008年上半年,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國內CPI、PPI持續走高,各上市商品期貨品種價格與現貨價格同步上漲。進入7月份之后,商品價格紛紛見頂回落,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商品價格加速下行!笆弧遍L假過后,在國際市場暴跌的影響下,國內期市開盤即全線跌停,隨后的幾個交易日,多數品種出現了連續跌停的極端行情,市場風險驟然放大。面對前所未見的系統性風險,國內期市完善的制度以及有效的應對措施起到了積極作用,市場整體運行平穩,期貨行業經受住了這次“百年不遇”的系統性風險的嚴峻考驗,進一步提升了風險控制能力。
二、市場成交再創歷史新高,國內期市跨入“70萬億”時代
國內期貨市場規模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投資者開戶數量超過50萬戶,客戶保證金超過500億元,全年共成交期貨合約1363887102手,成交金額達到719141.94億元,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比上年增長87.24%和75.52%,均創出歷史新高。其間,市場單日成交也不斷創出新高,各品種呈現出全面活躍的良好局面,期貨市場參與度大幅提高,與相關現貨產業的聯系更加緊密,服務國民經濟的作用更加突出。
三、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黃金期貨,商業銀行獲準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
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近一年來,黃金期貨市場運行平穩,功能初步發揮,為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及黃金相關企業套期保值提供了便利。為規范商業銀行從事黃金期貨交易,中國銀監會3月份下發《關于商業銀行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商業銀行可通過成為期貨交易所會員的方式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這是我國商業銀行首次獲準參與境內期貨交易。
四、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制度實施,強化合規經營風險管理
為完善期貨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中國證監會于3月27日發布《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管理規定(試行)》,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首席風險官是負責對期貨公司經營管理行為的合法合規性和風險管理狀況進行監督檢查的期貨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國內期貨公司首次實施該項制度。《規定》發布之后,先后兩期共142名期貨公司擬任首席風險官通過了中國期貨業協會組織的期貨公司高管任職資質測試,取得了首席風險官“上崗證”。
五、期貨公司營業部數量快速膨脹,證監會新規定減速期貨公司“圈地運動”
基本完成了股權變更增資擴股的期貨公司在2008年將營業網點的鋪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全年期貨公司營業部數量增加約200家,總量超過600家。11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修訂后的《期貨公司設立、終止營業部審批辦法》,對期貨公司營業部設立作出更具操作性、更加嚴格細致的規定,加強對營業部設立的審核管理。
六、期貨公司全面落實開戶實名制
按照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期貨公司開戶環節實名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期貨公司高度重視。截至2008年6月1日,期貨公司開戶實名制工作已得到了全面落實。
七、證監會出臺《關于規范控股、參股期貨公司有關問題的規定》,中國中期“航母計劃”擱淺
為進一步明確對期貨公司股東的監管要求,理順期貨公司股權關系,中國證監會5月份發布了《關于規范控股、參股期貨公司有關問題的規定》,并于6月1日起施行!兑幎ā芬,同一主體控股和參股期貨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其中控股期貨公司數量禁止超過一家。此舉主要是為了防止控股股東與期貨公司以及關聯期貨公司之間出現風險傳遞、不當利益輸送問題。
此前,上市公司中國中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曾發布一則《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議案》公告,宣布擬通過非公開定向發行不超過1.4億股A股的方式,計劃募集總額不超過25億元人民幣,對中國國際期貨、中期期貨以及中期嘉合期貨進行增資收購。隨著證監會新規的出臺,該計劃宣告擱淺。
八、中期協完善期貨公司信用評價體系,將為期貨公司分類監管提供重要參考
中國期貨業協會負責的期貨公司信用評價體系方案經中期協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原則通過后,經過多輪修改、論證和模擬試算,方案進一步得到了補充和完善。該評價體系對期貨公司各項業務及財務指標按不同權重進行定性定量綜合評估,將為期貨公司分類監管提供重要參考。
九、民生銀行期貨理財產品臨陣叫停,期貨類信托理財產品低調起步
由中國民生銀行設計發行的“銀期商品期貨套利人民幣理財產品”在發售日(2008年7月7日)前一天被臨時叫停。該產品是國內第一個以商業銀行為核心,整合了期貨、信托等平臺,投資于國內商品期貨市場的全新的期貨類資產管理人民幣理財產品。該產品雖然被臨時叫停,但由此掀起了國內期貨類資產管理理財產品的研究開發熱潮。此后,由“商業銀行+信托公司+期貨公司+投資公司”四方合作等模式開發的期貨類信托理財產品低調定向發售運行。
十、國務院出臺金融促進經濟發展30條意見,重申“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要求“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稻谷等商品期貨新品種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2008年1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共計30條的指導意見中,第十二條就期貨市場的發展提出要求:“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探索農產品期貨服務‘三農’的運作模式,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稻谷等商品期貨新品種!
2008年上半年,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國內CPI、PPI持續走高,各上市商品期貨品種價格與現貨價格同步上漲。進入7月份之后,商品價格紛紛見頂回落,美國次貸危機全面爆發,演變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全球經濟形勢持續惡化,商品價格加速下行!笆弧遍L假過后,在國際市場暴跌的影響下,國內期市開盤即全線跌停,隨后的幾個交易日,多數品種出現了連續跌停的極端行情,市場風險驟然放大。面對前所未見的系統性風險,國內期市完善的制度以及有效的應對措施起到了積極作用,市場整體運行平穩,期貨行業經受住了這次“百年不遇”的系統性風險的嚴峻考驗,進一步提升了風險控制能力。
二、市場成交再創歷史新高,國內期市跨入“70萬億”時代
國內期貨市場規模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態勢,投資者開戶數量超過50萬戶,客戶保證金超過500億元,全年共成交期貨合約1363887102手,成交金額達到719141.94億元,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比上年增長87.24%和75.52%,均創出歷史新高。其間,市場單日成交也不斷創出新高,各品種呈現出全面活躍的良好局面,期貨市場參與度大幅提高,與相關現貨產業的聯系更加緊密,服務國民經濟的作用更加突出。
三、上海期貨交易所推出黃金期貨,商業銀行獲準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
2008年1月9日,黃金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近一年來,黃金期貨市場運行平穩,功能初步發揮,為包括商業銀行在內的金融機構及黃金相關企業套期保值提供了便利。為規范商業銀行從事黃金期貨交易,中國銀監會3月份下發《關于商業銀行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商業銀行可通過成為期貨交易所會員的方式從事境內黃金期貨交易。這是我國商業銀行首次獲準參與境內期貨交易。
四、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制度實施,強化合規經營風險管理
為完善期貨公司治理結構,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中國證監會于3月27日發布《期貨公司首席風險官管理規定(試行)》,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首席風險官是負責對期貨公司經營管理行為的合法合規性和風險管理狀況進行監督檢查的期貨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國內期貨公司首次實施該項制度。《規定》發布之后,先后兩期共142名期貨公司擬任首席風險官通過了中國期貨業協會組織的期貨公司高管任職資質測試,取得了首席風險官“上崗證”。
五、期貨公司營業部數量快速膨脹,證監會新規定減速期貨公司“圈地運動”
基本完成了股權變更增資擴股的期貨公司在2008年將營業網點的鋪設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全年期貨公司營業部數量增加約200家,總量超過600家。11月,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修訂后的《期貨公司設立、終止營業部審批辦法》,對期貨公司營業部設立作出更具操作性、更加嚴格細致的規定,加強對營業部設立的審核管理。
六、期貨公司全面落實開戶實名制
按照中國證監會《關于進一步加強期貨公司開戶環節實名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期貨公司高度重視。截至2008年6月1日,期貨公司開戶實名制工作已得到了全面落實。
七、證監會出臺《關于規范控股、參股期貨公司有關問題的規定》,中國中期“航母計劃”擱淺
為進一步明確對期貨公司股東的監管要求,理順期貨公司股權關系,中國證監會5月份發布了《關于規范控股、參股期貨公司有關問題的規定》,并于6月1日起施行!兑幎ā芬,同一主體控股和參股期貨公司的數量不得超過兩家,其中控股期貨公司數量禁止超過一家。此舉主要是為了防止控股股東與期貨公司以及關聯期貨公司之間出現風險傳遞、不當利益輸送問題。
此前,上市公司中國中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曾發布一則《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議案》公告,宣布擬通過非公開定向發行不超過1.4億股A股的方式,計劃募集總額不超過25億元人民幣,對中國國際期貨、中期期貨以及中期嘉合期貨進行增資收購。隨著證監會新規的出臺,該計劃宣告擱淺。
八、中期協完善期貨公司信用評價體系,將為期貨公司分類監管提供重要參考
中國期貨業協會負責的期貨公司信用評價體系方案經中期協第二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原則通過后,經過多輪修改、論證和模擬試算,方案進一步得到了補充和完善。該評價體系對期貨公司各項業務及財務指標按不同權重進行定性定量綜合評估,將為期貨公司分類監管提供重要參考。
九、民生銀行期貨理財產品臨陣叫停,期貨類信托理財產品低調起步
由中國民生銀行設計發行的“銀期商品期貨套利人民幣理財產品”在發售日(2008年7月7日)前一天被臨時叫停。該產品是國內第一個以商業銀行為核心,整合了期貨、信托等平臺,投資于國內商品期貨市場的全新的期貨類資產管理人民幣理財產品。該產品雖然被臨時叫停,但由此掀起了國內期貨類資產管理理財產品的研究開發熱潮。此后,由“商業銀行+信托公司+期貨公司+投資公司”四方合作等模式開發的期貨類信托理財產品低調定向發售運行。
十、國務院出臺金融促進經濟發展30條意見,重申“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要求“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稻谷等商品期貨新品種
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2008年1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關于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共計30條的指導意見中,第十二條就期貨市場的發展提出要求:“推動期貨市場穩步發展,探索農產品期貨服務‘三農’的運作模式,盡快推出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鋼材、稻谷等商品期貨新品種!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