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業界之聲
來源:發布時間:2008-12-29
金鵬期貨董事長 常清:
2008年是世界金融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中國期貨市場發展中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危機面前,中國期貨市場功能發揮更加突出。遠期價格預警和管理危機的作用令期貨理念深入民心,利用期貨工具規避風險也成為廣大企業共識。相信洗禮過后的中國期貨市場發展更具潛力,在國辦“金融30條”的指引下,2009年必將迎來黃金發展期。
格林期貨董事長 王拴紅:
過去一年經歷的大悲大喜大憂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場內外衍生品市場的巨大差異:場內規范有序,避險功能明顯,場外無序、缺乏監管,容易帶來風險和負面作用。中國期貨市場正是在巨大風險面前彰顯了應有的戰略地位和意義。隨著2009年新品種的陸續推出,我們期待著期貨市場能進一步發揮對國民經濟的護航作用,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
銀河期貨董事長 陳先學:
2008年期貨市場風起云涌、波濤翻滾。年輕的中國期貨市場成功經受了全球性金融海嘯帶來的百年一遇風險考驗。2009年,伴隨著期貨品種體系的進一步完善,中國期貨市場將在更深層次上體現其服務國民經濟和產業的戰略地位。
新湖期貨董事長 馬文勝:
2009年期貨市場發展存在三個機遇:商品期貨創新發展存在進一步拓展的政策空間、期貨公司作為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主體功能將進一步顯現、期貨市場受到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關注程度將日益深化。我們對中國期貨市場發展充滿信心!
金瑞期貨總經理 姜昌武:
經歷了08年巨大風險考驗,具備了穩步快速發展的堅實基礎;09年在堅持服務產業和服務國民經濟大方向中規范發展,是期貨市場的最佳選擇。就期貨公司而言,雖然自身也需要管理風險,但08年成功應對考驗足以證明制度的健全和運行的成熟,堅信09年期貨中介將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廣發期貨總經理 肖成:
過去一年,廣發期貨連續第六年實現效益增長,主營收入和總利潤創出史上最好記錄。公司業務網點擴展至21家,形成了立足華南、輻射全國、連接香港的大格局。2009年,盡管市場迷離、監管從嚴、競爭激烈,但機危并存,我們對此充滿信心。且隨著分類監管的進一步深化,優勝劣汰機制逐步完善,優秀期貨公司必然脫穎而出。
長江期貨總經理 譚顯榮:
磨難也是一種財富,帶給我們的是更加堅強和成熟。2008年,雖然股指期貨讓我們有些許失落,但在加強市場基礎建設、穩步推進品種、技術和制度創新、風險控制、投資者教育等方面取得可喜進展。長江期貨也取得了交易規模增長150%、市場份額增長35%的好成績。展望09年,期貨市場在為經濟發展提供服務、充分發揮市場功能的同時,一定會贏得更好發展。
北京中期總經理 母潤昌:
展望2009年,全球經濟大幅下滑,或陷入此次調整最低谷。在此背景下,大宗商品價格將呈現出低位震蕩走勢。但因商品基本面有異,各自震蕩幅度也將有差異,原油、有色金屬、工業品等品種價格震幅或將偏大;農產品價格需求彈性較小,震蕩程度相對小些;而黃金價格以獨特的避險和抗通脹特性可能會一枝獨秀。
永安期貨總經理 施建軍:
經過2008年的檢驗,中國期貨市場正在承擔起服務實體經濟的重大責任:從品種上來說,鋼材、稻谷乃至股指期貨將在2009年推出,使中國的期貨品種增加到近20個,涵蓋了大部分行業,為企業參與期貨交易提供了機會;從期貨公司角度講,其規范程度甚至超越了國際標準,使企業可以放心、安心地參與期貨交易;無論是套期保值方案的設計還是企業參與期貨的風控制度建設、人員培養等,期貨公司服務功能均有了明顯提高;發揮功能的效率也明顯上升,它所發現的價格是真實的、能被廣大企業所應用的。
南華期貨總經理 羅旭峰:
2009年將是期貨市場最為困難的一年。基于中國經濟形勢持續看淡,期貨公司經營環境不利,流入行業游資將日益減少,從而導致保證金總量可能逐月下降,期貨公司收入也將大幅減少。就商品價格而言,中軸線將比2008年整體下降50%以上。由于國外金融市場持續動蕩,將導致國內金融期貨品種推出面臨政策困境,市場波動加劇分歧加大,但交易活躍度會有所上升。此外,銀行大幅降息將使得期貨公司財務收入大幅下降,同時,新增機構在惡劣競爭環境下,為謀生存將加劇保證金和手續費的惡性競爭。當然,市場也不乏一些機會。新品種如鋼材、焦炭、稻谷等上市可能會帶來增量資金。而且實體經濟存量資金流向期貨市場對沖風險的可能性也將加大。
東證期貨總經理 黨劍:
創新將成為2009年中國期貨市場主旋律:股指期貨、甚至基于兩個證券交易所ETF產品的指數基金期貨,將會成為平抑資本市場價格波動的顯著共識;農產品和有色金屬期權,因其為“未來不確定性”定價的保護性手段,將成為呼聲最高的創新產品;而鋼材、稻谷等關乎國計民生的大宗品種,因其在實體經濟價格穩定中所起到的作用,將會得到更多青睞。
經易期貨總經理 張必珍:
國際金融市場在經歷巨大動蕩后恢復信心仍需時日,國內期貨公司在經營和規模擴張等方面都應保持謹慎態度,在不斷提高規范合規經營水平的同時應繼續苦練內功,提高企業中介服務和風險管理的綜合能力,為行業的分級管理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