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學輔導資料:幾個易錯的概念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3-12-27
生理學名詞術語較多,應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記住。表述時應科學、嚴謹、簡練,不宜自由發揮。
1、心肌自動節律性:指特殊傳導組織的心肌細胞(結區除外),在沒有外來刺激的條件下,自動產生節律性興奮的特性。(不是指節律性收縮)
2、心動周期:指心室或心房每收縮和舒張一次指細胞所生存的環境即細胞外液。。(“或”、“和”不能換位)
3、胸內壓:指胸膜腔內的壓力。(“膜”不能少)
4、肺內壓:指肺泡內壓力。(不是指肺臟)
5、內環境:指細胞所生存的環境即細胞外液。(不是內液)
6、閾電位:指在刺激作用下,靜息電位從最大值降低到將能引起擴布性動作電位時的臨界膜電位。(最大值降低是就絕對值而言,不是指的實際情況。應與閾值或閾刺激區別:閾電位是對膜電位而言,而閾刺激則針對于外來刺激的某種強度。)
7、通氣/血流比值:指每分鐘肺泡通氣量與每分鐘肺血流量之比。(不是指肺通氣量)
8、血型:是根據紅細胞表面所具有的凝集原(抗原)的不同與有無來劃分血液的類型。(抗原在紅細胞表面,抗體在血清中,根據抗原來定血型,而不是根據抗體。)
9、容受性舒張:定義見書。(需注意:迷走神經促進胃腸平滑肌運動、胃腸腺體分泌。但此處是通過迷走抑制纖維實現,其末梢釋放的是血管活性腸肽而不是ACH)。
10、胃粘膜屏障:定義略。(應與胃粘液屏障區別)
11、牽涉痛:指內臟疾病往往引起體表部位發生疼痛或痛覺過敏。(不能寫內臟疼痛)
12、突觸后電位:定義見書。(發生在后膜,是一種局部電位,而不是AP,包括EPSP和IPSP)
13、突觸前抑制:一個神經元釋放的遞質(如r-氨基丁酸),作用到突觸前軸突末梢,使其末梢去極化,動作電位減小,釋放的興奮性遞質量減少,從而產生的興奮性突觸后電位減小。(使突觸前膜去極化,而不是超極化;使前膜釋放興奮性遞質減小,而不是釋放抑制性遞質。)
14、腎糖閾:指尿中開始出現葡萄糖時的最低血糖濃度。(不是指腎小管內的糖濃度)。
以上是小編輯為大家準備的生理學相關的輔導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