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中醫藥篇——《黃帝內經》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3-05-28
中國古代中醫藥篇——《黃帝內經》
中國醫學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斷的傳統科學。2000年前所奠定的理論體系,至今還在醫學的實踐中發揮作用,歷代醫學尊為經典的《黃帝內經》,仍然是今天中醫的必讀教材。它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黃帝內經》并非一時一人之手筆。它既不屬于某一時期的作品,也絕非某位醫家的個人著述。其中既有戰國至西漢初期的篇章,也有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時的作品;既有魏晉以后的新作,更有唐、宋醫家的補充,如唐代王冰補入了七篇大論,宋代又增補了兩章遺篇。可見它是一部由戰國至兩漢時期許多不同時代的醫家,搜集當時醫學成果,分別整理加工和補充成篇后,匯集而成的醫學總集。
《黃帝內經》的內容極為豐富,它全面闡述了包括生理、病理、藥理、診斷、治療及預防、養生等在內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所涉遍及中醫理、法、方、藥的各個方面,因而對中醫理論基礎的奠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