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咨詢概論)備考輔導八(2)
來源:中華考試網發布時間:2012-12-09
二、發展重點
(一)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1.公路
到2010年,國家高速公路網骨架基本形成,國省干線公路技術等級進一步提高。到2007年底,貫通“五縱七橫”12條國道主干線;到2010年,基本建成西部開發8條省際公路通道。
【07年真題】“十一五”時期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的總體任務是。
A.基本建成國家高速公路網
B.基本形成國家高速公路網骨架
C.完成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
D.完全形成國家高速公路網骨架
答案:B
東部地區基本形成高速公路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形成較完善的城際高速公路網絡;中部地區基本建成比較完善的干線公路網絡,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高速公路通道基本貫通;西部地區公路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內引外聯、通江達海。
農村公路交通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全面實施并基本完成農村公路“通達工程”(指鄉鎮、建制村通公路)建設任務,加快推進“通暢工程”
(指鄉鎮、建制村通瀝青或水泥路)建設;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120萬公里,基本實現全國所有鄉鎮通瀝青(水泥)路,東、中部地區所有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西部地區基本實現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公路。
2.沿海港口
到2010年,沿海港口分層次布局進一步完善,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氣(LNG)、鐵礦石、集裝箱等運輸體系大型專業化碼頭布局基本形成。
“十一五”時期,重點建設上海、天津、大連等國際航運中心及其他沿海主要港口,相應發展地區性重要港口,適度建設地方中小港口。
到2010年,全國沿海集裝箱專業化泊位數量達到377個,通過能力1.36億標準箱。
3.內河水運
到2010年,全國內河高等級航道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內河主要港口的主要港區建設有重大進展,基本實現機械化、規模化和集約化,部分成為地區性物流中心。
(二)大力促進交通協調發展
1.促進區域交通協調發展
東北老工業基地:按照“強化功能、優化結構、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思路,緊緊圍繞東北地區城鎮布局、產業基地和資源分布,以跨省區公路水路基礎設施建設銜接為重點;
環渤海地區:積極推進三大城市群間的高速公路通道建設;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天津濱海新區的發展創造良好交通條件。
長江三角洲地區: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重點建設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為龍頭、以長江黃金水道和長江三角洲高等級航道網為主要疏運通道的集裝箱運輸系統、外貿鐵礦石及原油海進江中轉運輸系統和江海物資轉運系統;優先建設以國家高速公路為骨架的高速公路網,
泛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加速推進公路水路交通一體化為主線,優先強化珠三角核心區對外輻射通道建設;按照“突出港口、強化通道、協調推進”的基本思路加快海峽西岸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中部地區:以強化高速公路、長江黃金水道等主要通道和樞紐作用為主線,
西部地區:進一步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確保2010年打通西部8條省際公路通道,到“十一五”末使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取得突破性進展。
2.促進城鄉交通協調發展
實施千億元建設工程,確保“十一五”中央投資1000億元,改建農村瀝青水泥路51.5萬公里。
加快農村公路渡口改造,2010年,現狀汽車渡口基本完成渡改橋;其他渡口基本建成人行橋或建成規范碼頭,全面改善農村渡口運輸條件,基本解決農村水路出行難問題。
加快鄉鎮客運站點建設,建設鄉鎮客運站1.5萬多個。
3.促進綜合運輸協調發展
充分發揮公路、水路、鐵路、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的互補作用,促進客、貨綜合運輸網絡的建設,逐步推進一體化運輸。
4.加強專項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