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考試:咨詢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
來源:中大網校 發布時間:2012-10-10
工程咨詢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合理開發使用人力資源充分調動廣大員工積極性的一系列過程,包括人力資源規劃、招聘、任用、培訓、激勵和調整等活動。
(一)人力資源規劃
工程咨詢單位人力資源規劃一般包括:
1.資源現有狀況,如高級、中級、初級技術人員等;
2.執行中的和潛在的咨詢項目所需人力資源清單;
3.分析預測人力資源的短缺或過剩狀況;
4.人力資源獲取、利用、開發和調整規劃:
(二)招聘管理
招聘一般通過內部選拔和外部招聘兩個渠道獲得所需要的人員,通常采用以下步驟:1.簡歷的評審;2.相關知識測試;3.面試;4.評審與筆選;5.體檢6.人員錄用。
(三)員工培訓
員工是培養造就高素質專業人才的重要來源。員工培訓可以采取上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脫產繼續教育等形式。其中崗位培訓有三種常見的方法:指導、工作輪換和承擔專門任務。
(四)工作考評
員工工作考評可以通過個人或小組工作總結、工作鑒定等方式進行。
(五)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包括員工培養、職位(或職稱)晉升、薪金酬勞、社會福利等措施。
(六)建立高效團隊
工程咨詢單位要靠集體智慧和能力開展業務,應重視團隊的建設。團隊建設的中心任務是增強單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七)建立咨詢專家庫
工程咨詢單位開展業務的重要依托是擁有一批高素質、高水平的專家。一個知識結構合理、覆蓋面大、運行靈活的專家庫是工程咨詢單位的重要資源。專家庫一般實行專家注冊登記制,咨詢單位依照委托任務的需要,根據專家庫的信息聘請專家,采取一事一聘的方式。國內有些咨詢單位則采取建立專家委員會的管理辦法,專家委員會聯系社會各方面專家,吸納國內外優秀專業人才,為咨詢單位開展咨詢業務充當顧問專家。國際上通行的咨詢單位的專家庫輸入了咨詢單位所需的專家數據信息,包括專業特長、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等,特別注重工作經驗和經歷。咨詢單位大部分咨詢業務依靠專家來完成,項目經理主要起把握方向和組織協調作用。咨詢專家多數也是咨詢工程師,能夠獨立完成咨詢任務。陳艷蘭
五、工程咨詢單位的信息管理
信息是工程咨詢最重要的支持條件之一,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是科學咨詢和決策的基礎。對信息進行高效的管理和應用,是工程咨詢業現代化的必備條件。
信息管理的任務是,識別使用者的信息需要,對信息進行有效的收集、篩選、分析、預測和儲存,并將這些信息及時、準確、適用和經濟地提供給各級工程咨詢和決策人員。
(一)現代工程咨詢對信息的基本要求
信息是進行科學咨詢的原材料,是工程咨詢的基礎,F代工程咨詢所需信息和數據必須滿足以下基本要求:
1.信息源必須客觀、真實、可靠;
2.信息和數據必須全面或比較全面地反映客觀事物;
3.信息和數據必須滿足或基本滿足咨詢方法的需要。
(二)工程咨詢信息的采集
現代工程咨詢需要采集廣泛的信息和數據,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業主提供信息;
2.咨詢單位數據庫;
咨詢單位的數據庫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法律數據庫;
(2)政策數據庫;
(3)標準規范數據庫;
(4)行業統計信息庫;
(5)項目數據庫。
3.網絡和出版物;
4.采購信息;
5.自主調查。
(三)工程咨詢信息的篩選和鑒定
對采集來的信息,進行篩選和鑒定以判斷信息數據的可靠性、完整性和適用性,是咨詢工程師的重要工作。
1.盡可能選用權威機構鑒定的信息;
2.辨別信息的常用方法:
(1)通過提供信息的單位背景來辨別;
(2)通過分析信息產生的過程來進行判別。
①一般地,普查的數據比抽查的數據更全面準確;
②長期監測的數據比短期監測的數據準確,監測面大的數據比監測面小的數據代表性大,勘探密度大的數據比勘探密度小的數據準確性大,科學實驗和利用仿真模擬計算的數據比一般推理的數據準確;
③用不同方法、不同渠道取得的數據進行驗證;
④對比計算不同時期、不同來源的數據差異,并進行適當修正;
⑤通過專家集體討論辨別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四)工程咨詢信息的綜合
在數據收集與管理過程中,存在兩種信息:一種是顯現的信息,一種隱含的信息。隱含的信息是經過人的分析、判斷和綜合后才能識別的信息。信息綜合是對采集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整理,重新組合,形成目的性更強、價值更高的增值信息,然后確定那些有用的數據的特征,如精度、類型、長度、保密度、保留時間、用途等。
對信息進行綜合有兩種方式:一是對已有信息加以挖掘、延伸,引發創新需求的新信息,達到信息的“增值”;二是通過設計和試驗創造新的信息。
(五)工程咨詢信息的分析
信息分析是對工程咨詢過程中收集、篩選、綜合所得的信息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研究,為有關的工程咨詢活動提供有內涵、有分析、有建議的信息資料。
1.對信息進行統計分析;
指標體系要求“
(1)能夠客觀反映分析對象本身的性質、特點、內在聯系和運動過程;
(2)要盡可能從各個角度突出重點,反映分析對象的全貌;
(3)所確定的指標用能夠反映分析對象的變化;
(4)要注意便于資料的獲取,否則會影響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應用。
2.根據統計分析結果進行評價;
評價的思維過程:形成初步概念、對現象定性、確定主要觀點、對確定的觀點進行邏輯定位、確定論據、基本結論。
3.根據統計分析結果進行預測。
預測的基本步驟:
(1)根據統計分析的性質和結果選擇恰當的預測方法,對設定的目標進行預測;
(2)計算預測誤差,并分析預測結果。預測誤差的大小是選擇預測方法成功與否的直接反映,它直接影響預測的精度;
(3)根據經濟學原理和預測對象的具體特點,結合預測誤差和預測結果,對預測模型和預測結果進行分析和評價;
(4)如果預測誤差沒有達到要求,需要改進預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