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節性多動脈炎的病變
來源:醫學教育網發布時間:2012-10-09
結節性多動脈炎是全身動脈系統的疾病,表現為中小動脈壁的壞死性炎癥。患者以青年人為多,有時也可發生在兒童及老人、男女之比為2~3:1.
病變各系統或器官的中小動脈均可受累,其中以腎(85%)、心(75%)、肝(65%)、消化道(50%)最為常見。此外,胰、睪丸、骨骼肌、神經系統和皮膚也可受累。
病變多呈節段性,以血管分叉處最為常見。內眼觀,病灶處形成直徑約2~4mm的灰白色小結節,結節之間的血管壁外觀正常。鏡下,急性期表現為急性壞死炎癥,病變從內膜和中膜內層開始,擴展至管壁全層及外膜周圍,纖維素樣壞死頗為顯著,伴炎細胞浸潤尤以嗜酸性及中性粒細胞為多,繼而有血栓形成。以后的進展是纖維增生,管壁呈結節性增厚,管腔機化阻塞和明顯的動脈周圍纖維化。值得注意的是早期炎性壞死變化及后期膠原化可同時存在。病變的主要后果是缺血性損害和梗死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