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份期貨考試基礎知識考試真題5
來源:考試吧發布時間:2012-05-11
81.題干: 以下可以進行期轉現的情況有( )。
A.在期貨市場上持有反向持倉的買賣雙方,擬用標準倉單進行期轉現
B.在期貨市場上持有反向持倉的買賣雙方,擬用標準倉單以外的貨物進行期轉現
C.未參與期貨交易的生產商與期貨多頭持倉進行期轉現
D.買賣雙方為現貨市場的貿易伙伴在期市建倉希望遠期交貨價格穩定
82.題干: 以下屬于期轉現交易流程的內容包括( )。
A.交易所通過配對方式確定期轉現交易雙方
B.交易雙方商定平倉價和現貨交收價格
C.買賣雙方簽定有關協定后到交易所交割部申請期轉現
D.交易所核準
83.題干: 指定交割倉庫針對交割商品的管理主要有( )。
A.商品審驗及開具倉單
B.交割儲備商品的管理
C.為客戶提供配套服務,及時安排交割商品的運輸
D.交割違約的處理
84.題干: 強行平倉制度規定當出現( )的情況時,交易所要實行強行平倉。
A.會員結算準備金余額為最低風險標準
B.交易所緊急措施中規定必須平倉
C.交易所交易委員會認為該會員具有交易風險
D.會員持倉已經超出持倉限額
85.題干: 對基差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在正向市場上,收獲季節時基差擴大
B.在正向市場上,收獲季節時基差縮小
C.在正向市場上,收獲季節過去后,基差開始縮小
D.在正向市場上,收獲季節過去后,基差開始擴大
86.題干: 對于基差的理解正確的是( )。
A.基差是衡量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關系的重要指標
B.基差等于持倉費
C.在正向市場上基差為負
D.理論上基差最終會在交割月趨向于零
87.題干: 在( )的情況下,買進套期保值者可能得到完全保護并有盈余。
A.基差從-20元/噸變為-30元/噸
B.基差從20元/噸變為30元/噸
C.基差從-40元/噸變為-30元/噸
D.基差從40元/噸變為30元/噸
88.題干: 銅期貨市場出現反向市場的原因可能有( )。
A.智利大型銅礦工人罷工
B.銅現貨庫存大量增加
C.某銅消費大國突然大量買入銅
D.替代品的出現
89.題干: 期貨交易成本有( )。
A.倉儲費
B.傭金
C.交易手續費
D.保證金利息
90.題干: 甲小麥貿易商擁有一批現貨,并做了賣出套期保值。乙面粉加工商是甲的客戶,需購進一批小麥,但考慮價格會下跌,不愿在當時就確定價格,而要求成交價后議。甲提議基差交易,提出確定價格的原則是比10月期貨價低3美分/蒲式耳,雙方商定給乙方20天時間選擇具體的期貨價。乙方接受條件,交易成立。試問如果兩周后,小麥期貨價格大跌,乙方執行合同,雙方交易結果是( )。
A.甲小麥貿易商不能實現套期保值目標
B.甲小麥貿易商可實現套期保值目標
C.乙面粉加工商不受價格變動影響
D.乙面粉加工商獲得了價格下跌的好處
91.題干: 在期貨市場中,套期保值能夠實現的原理是( )。
A.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具有“趨同性”
B.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基差等于零
C.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價格走勢不一致
D.當期貨合約臨近交割時,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趨于一致
92.題干: 期貨投機與賭博的主要區別表現在:( )。
A.風險機制不同
B.參與人員不同
C.運作機制不同
D.經濟職能不同
93.題干: 期貨投機的原則有( )。
A.充分了解期貨合約
B.確定最低獲利目標
C.確定最大虧損限度
D.確定投入的風險資本
94.題干: 決定是否買空或賣空期貨合約的時候,交易者應該事先為自己確定( ),作好交易前的心理準備。
A.最高獲利目標
B.最低獲利目標
C.期望承受的最大虧損限度
D.期望承受的最小虧損限度
95.題干: 熊市套利者可以獲利的市況是( )。
A.近期合約價格小幅上升,遠期合約價格大幅度上升
B.遠期合約價格小幅上升,近期合約價格大幅度上升
C.近期月份合約價格下降得比遠期月份合約價格快
D.近期月份合約價格下降得比遠期月份合約價格慢
96.題干: 以下構成跨期套利的是( )。
A.買入上海期貨交易所5月銅期貨,同時賣出LME6月銅期貨
B.買入上海期貨交易所5月銅期貨,同時賣出上海期貨交易所6月銅期貨
C.買入LME5月銅期貨,一天后賣出LME6月銅期
D.賣出LME5月銅期貨,同時買入LME6月銅期貨
97.題干: 某投資者以2100元/噸賣出5月大豆期貨合約一張,同時以2000元/噸買入7月大豆合約一張,當5月合約和7月合約價差為( )時,該投資人獲利。
A.150元
B.50 元
C.100 元
D.-80元
98.題干: 以下能對期貨市場價格產生影響的是( )。
A.經濟周期
B.天氣情況
C.利率水平
D.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
99. 題干: 按道氏理論的分類,趨勢分為( )等類型。
A.主要趨勢
B.次要趨勢
C.短暫趨勢
D.無趨勢
100.題干: 基本分析法的特點是分析( )。
A.價格變動長期趨勢
B.宏觀因素
C.價格變動根本原因
D.價格短期變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