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農業大學農村生源減少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2-23 09:52:30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一、事件概述
中國農業大學招辦主任周旭峰說,近年來,中國農大農村戶籍學生比例一直維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今年為28.26%,比2010年減少了5.98個百分點,近十年來首次跌破三成。
不僅是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等多家農業類院校中,近年來農村生源比例也持續下滑,出現農村學生"上不來"現象。這一現象引起了廣泛的思考和爭鳴。
二、相關評論
中國農業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辦公室周旭峰認為,目前統計農村生源主要依據是戶籍信息,不過有些農村戶籍學生不一定在農村中學讀書,而在農村中學讀書的學生中也有很多是非農戶籍。因此,簡單地以戶籍來判定農村考生比例減少是不準確的。此外,周旭峰還認為,越是農村的學生對涉農專業越敏感,對報考農業大學越有顧慮。因為在很多農村學生看來,考大學是為跳出農村。雖然農科專業就業率很好,但許多農村考生對農業大學并不"感冒".
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認為,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國家財力充足,應在農村率先實行從小學至高中的12年義務教育。這樣既可以鞏固農村高中的入學率,向大學輸送更多合格的農村學生,又能逐步消除城鄉教育不公,遏制部分大學農村學生比例逐年下滑趨勢。
青島九中教師姜曉慧說,目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多集中于發達地區、大城市。一些大學在城市投放了大量的名額,而農村及不發達地區招生的名額很少。未來大學招生政策應適當進行調整,將招生名額適當向農村傾斜,以招收更多的農村學生到大學就讀。
中國農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李洋認為,應加強對農村生源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支持。如政府承擔全部或部分費用對就業困難的農村生源高校畢業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或者開展優秀農村生源高校畢業生的推介活動,引導整個社會關注個體的能力和素質,促進就業過程中信息的公開,糾正"找工作就是拼爹、拼關系"等不良風氣。
有專家認為,"農村學生上農業大學比例減少是因為城鎮化進程加快,導致了農村人口及農村總體生源減少。不僅是農業大學,其他學校的農村生源比例也一樣會減少。"也有專家認為,眾多大學地處城市,在招生時不可避免地將更多名額分配給了當地,而地處偏遠的農村考生獲取的入學名額較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因此出現國內多所大學包括農業大學農村生源比例減少。
還專家指出,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資助體系,包括"獎、助、減、免、貸"等多種形式。下一步,可減免涉農專業大學生的全部或部分學費,并發放生活補助或獎學金,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學生的經濟支持力度,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新華視點
三、模擬題
農業大學本應該農村生源更多些,但是今年的比例數據進一步下降,生源占不到三成。談談你對這一現象的看法?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