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銅后市充滿變數
來源:考研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11-16
中國制造業指數(1171.138,3.08,0.26%)初值反彈和歐債解決方案的初步達成,推升了市場的樂觀情緒。市場情緒的轉化帶動期銅上行。但如今這些利好因素都不復存在,市場的情緒也發生扭轉,后市期銅的走勢充滿不確定性。
受益于新訂單和產出指數的增長,10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的初值反彈至51.1,創造5個月以來最高值,使得市場對國內經濟走勢充滿信心。而美國三季度GDP的良好表現,以及歐債解決方案的初步達成,進一步推升了市場的樂觀情緒。市場情緒的轉化帶動期銅上行。但如今這些利好因素都不復存在,市場的情緒也發生扭轉,后市期銅的走勢充滿不確定性。
10月中國制造業PMI為50.4%,相比9月下降0.8個百分點,遠低于市場平均預期的51.8%;新出口訂單指數和購進價格指數下滑是推動中國PMI下滑的主要因素。PMI值接近收縮區間說明中國制造業擴張強度在減弱,未來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對中國而言,值得樂觀的是政府有定向寬松的跡象,通脹壓力也有望緩解,但短期經濟增長放緩的趨勢難以避免。
美國10月份ISM制造業數據為50.8,相比9月份下滑0.8點,低于市場平均預期的52.1%;美國營建開支僅小幅上漲,也低于市場預期;總體看美國經濟增長不容樂觀。美聯儲將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預期從2.9%下調至2.5%,且調高2012年失業率至8.5%—8.7%之間,此前他們的預期為7.8%—8.2%。此次調整表明了美聯儲對美國經濟前景的悲觀態度,如若不實施進一步的刺激措施,美國經濟將難以從低速增長中抽離出來。
最新公布的歐元區10月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47.1,低于市場預期,且創出了2009年7月以來的新低。從分項指標看,歐元區產出指數、新訂單指數與新出口訂單指數都呈現2009年年中以來最快下降速度。從國別來看,除愛爾蘭外,所有歐元區成員國家制造業PMI均低于50,也就是說這些國家的制造業都陷入了衰退,包括德國和法國等核心國家。歐元區制造業PMI指數低迷是由于各成員國國內市場環境疲弱、歐洲債務危機懸而未決以及全球經濟前景暗淡。歐元區經濟復蘇的首要因素取決于歐債危機能否順利化解,而希臘總理宣布進行公投使得原本逐漸清晰的歐債危機前景變得愈發撲朔迷離。不管之后希臘公投會否舉行,不可否認的是解決歐債危機的進程將異常緩慢,這也就意味著歐元區經濟復蘇道路漫長。
經濟數據顯示著中國、美國和歐元區經濟短期復蘇無望,作為與經濟增長息息相關的銅的前景也充滿了不確定性。期銅后市的走勢將取決于中國和美國政府能否出臺更多的救市措施,以及歐債危機的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