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態(tài)漸顯滬膠反彈舉步維艱
來源:考試大發(fā)布時間:2011-11-16
受經濟數據好轉以及歐盟峰會就希臘救援方案達成一致等利好消息提振,商品市場大幅反彈。滬膠亦不甘示弱,自低位大幅回升,主力合約1201單周上漲3100元/噸,漲幅達12.54%。然而,筆者分析認為,當前天膠基本面整體趨弱,滬膠短期尚難擺脫弱勢格局。
歐盟峰會利好兌現
日前歐洲聯(lián)盟峰會就歐元區(qū)主權債務危機救援方案達成一攬子協(xié)議。從協(xié)議內容來看,歐洲金融穩(wěn)定工具將得到擴大,銀行業(yè)同意對希臘國債進行50%的減記,同時歐洲主要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要在2012年6月底前達到9%。但相關核心細節(jié)問題均被推遲至11月7日的財長會議進行商討。此利好短期提振了商品市場走勢。但我們必須看到,在希臘債務問題緩和后,意大利等國債務問題將走上前臺,歐洲債務危機根本性解決仍需時日。此外,法國3A信用評級也岌岌可危,不排除有被調降的可能。
基本面整體趨弱
天然橡膠(27605,-615.00,-2.18%)生產國協(xié)會(ANRPC)10月24日表示,2011年全球天膠供應將達到1010萬噸,較2010年高出6.0%,且略高于之前預估的增長5.6%。具體來看,首先泰國洪水對天膠生產供應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該國天膠主要產區(qū)集中于南部。而今年1—8月,泰國天膠產量已經超出預期,預計全年產量將在338萬噸,略高于此前預估的335萬噸,并較2010年增長3.8%。其次,印尼雨季即將到來,割膠工作逐漸展開,11月份天膠供應將全面恢復。印尼2011年產量預計也將達296萬噸,增幅8.4%。再次國內方面,盡管月初受臺風和持續(xù)降雨影響,海南產區(qū)天膠月度產量下降明顯,但11月份國內天膠生產仍處旺季期,整體供給也將繼續(xù)保持高位。
泰國洪水雖然對天膠生產影響有限,但卻對全球汽車產業(yè)鏈造成沖擊。泰國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2010年,僅日企在泰國生產的汽車就有164萬輛,其中50%左右用于出口。受洪水影響,豐田、本田、五十鈴等汽車生產商在泰國的工廠已全部停工,數十種汽車零部件供應中斷,已經對日企在泰國以外地區(qū)汽車的生產和銷售造成影響。
9月份國內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60.2萬輛和164.61萬輛,環(huán)比同比均保持一定增長。但我們看到,節(jié)能汽車補貼政策10月1日到期,大批車型不再享受補貼,10月份以后需求或有明顯萎縮。輪胎生產方面,9月份國內輪胎產量達到7588萬條,再創(chuàng)新高。而據了解,10月份輪胎工廠整體開工率略顯不足,山東地區(qū)部分輪胎工廠開工率僅在6成左右。特別是,膠價大幅回落后,輪胎經銷商觀望和期待降價心理較重,輪胎銷售多有不暢。此外,工廠采購原料頗為謹慎,多隨用隨買,致使需求局面始終未能有效打開。而金九銀十消費旺季即將過去,11月下游需求又有轉淡可能。因此,需求整體情況不宜樂觀。
結合盤面情況來看,滬膠短期反彈在前期跳空缺口28700元/噸附近承壓,而伴隨著期價反彈,成交量有減少跡象,顯示反彈動能不足。在當前天膠基本面整體趨弱的背景下,滬膠短期再度大幅走強的可能性較小,而弱勢盤整或成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