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行測指導:邏輯高分指導方法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0-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常見的邏輯謬誤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查看論證的有效性:
第一,概念的有效性。
如果在一個論證中,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明確,就會出現混淆概念或者偷換概念的情況,這樣的論證顯然是缺乏說服力的。所以,對于一個論證來說,在概念特別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上是否清楚、正確和前后一致顯得尤為關鍵。
偷換概念的錯誤經常在結論型題目中出現,有些迷惑性選項就是通過偷換概念來設置的,考生一定要仔細辨別,避免誤選。
第二,語言的有效性。
在論證過程中,詞或短語的意義可能會發生變化。一個詞項不可能在前提中具有一種意義,在結論中卻是另一種相當不同的意義。一個正確的論證要求所使用的語言必須是清楚明確的,違反語言明確性的要求,通常容易出現“非黑即白”、“稻草人”、合成謬誤等邏輯錯誤。
第三,論題的有效性。
為了使論證正確而有效地進行,論題就必須清楚、明白。否則,就無法找出適當的論據和正確的論證方式來進行論證。在一個論證過程中,論題必須始終保持同一,不能任意轉換。違反這條規則,就會犯“轉移論題”或“偷換論題”的邏輯錯誤。這類錯誤常出現于評價型題目中,多以對話的形式出現,但在安徽省公務員考試中極少出現。
第四,論據的有效性。
分為兩種情況:
(1)論據應當是已知為真的判斷
論據是用來確立論題真實的理由。因此,論據的真實性是證明具有論證性和說服力的重要條件。違反這條規則,就會犯“論據虛假”或“預期理由”的邏輯錯誤。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