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國考行測指導:判斷推理之假設法
來源:華圖教育發布時間:2011-10-27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假設甲說的是真話,則作案者是乙,可推出丁說的也是真話,矛盾;假設乙說的是真話,同理也會導致矛盾;假設丙說的是真話,則作案者不是丙,由只有一人說真話可知,甲、乙和丁說的話為假,則作案者不在四人之中,由于題干并沒有說作案者在四人之中,所以此種情況成立;假設丁說的是真話,則甲、乙、丙說的都是假話,可知作案人是丙,也符合題意。
點評:此題不能使用選項假設法,因為存在D項這種無法判斷的選項。當題干給出的選項可能互相包容(例題2)或者存在無法判斷的選項時,不適用選項假設法。
「例題4」
乒乓球單打決賽在甲、乙、丙、丁四位選手中進行,賽前,有些人預測比賽的結果,A說:甲第4.B說:乙不是第2,也不是第4.C說:丙的名次在乙的前面。D說:丁將得第1.比賽結果表明,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預測錯了。
那么,甲、乙、丙、丁四位選手的名次分別為( )。
A.2、3、4、1 B.1、2、4、3 C.1、3、4、2 D.4、3、1、2
解析:此題答案為D.由四人的預測無法得出預測錯誤的是誰,需要使用假設法。觀察四個選項,都比較復雜,如果使用選項假設法則較容易出錯,故使用題干假設法。
假設A預測錯誤,則甲不是第4.根據只有一個人預測錯誤可知,B、C、D三人的預測為真。因此,乙、丙、丁也都不是第4,則沒人第4,假設不成立。所以A預測正確,甲第4,選項中只有D項符合。
點評:類似這種對話猜測型的題目,即幾人對事物同時進行預測,但不知道具體誰真誰假的題目,通常都可以考慮根據題目情況進行適當的假設。
熱點新聞: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