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考試考前案例分析輔導14
來源:中大網校發布時間:2011-10-26
2011年下半年心理咨詢師考試報名進行中,小編特編輯整理心理咨詢師考試相關資料、試題,希望對您的考試有所幫助!
24、請撰寫本案例的咨詢方案?
制定咨詢方案
1. 咨詢目標
2. 雙方的責任、權利、義務
3. 咨詢次數與時間安排
4. 咨詢的具體方法、過程和原理
5. 咨詢效果及評價手段
6. 咨詢費用
7. 其他問題及有關說明
25、通常從哪些方面對咨詢效果進行評估?
咨詢效果 評估的五個維度
* 1、求助者對咨詢效果的自我評估
* 2、求助者社會生活適應狀況改變的客觀現實
* 3、求助者周圍人士特別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對求助者改善狀況的評定
* 4、求助者咨詢前后心理測量結果的比較
* 5、咨詢師的評定
27、在與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 咨詢關系:心理咨詢師與求助者之間的相互關系。
* 建立良好的咨詢關系是心理咨詢的核心內容
* 咨詢關系的建立受到咨詢師與求助者的雙重影響
* 強調尊重、熱情、真誠、共情和積極關注等咨詢態度的重要性
31、對該求助者的目前狀態進行整理?
按提綱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體和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狀態。
* 精神狀態
* (1)感知覺、注意品質、記憶、思維狀態
* (2)情緒、情感表現
* (3)意志行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星等)
* (4)人格完整性、相對穩定性
* 身體狀態
* (1)有無軀體異常感覺
* (2)近期體檢報告
* 社會工作與社會交往
* (1)工作動機及考勤狀況(學生學習動機和考勤情況)
* (2)社會交往狀況(接觸是否良好)
32、針對本案例,你認為應當選用什么療法并請寫出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或者請寫出XX療法的具體步驟及注意事項
簡易行為矯治——陽性強化法
工作程序
。ㄒ唬┟鞔_治療的靶目標
靶目標越具體越好,如果目標過大,將難以操作。
。ǘ┍O控靶行為
評定靶行為的基礎水平。詳細觀察和記錄該行為發生的頻度、程度和后果。
。ㄈ┰O計新的行為結果
設計新的結果取代以往不良行為產生的直接后果。
(四)實施強化
繼續記錄靶行為,當求助者出現適當行為時及時給予強化。強化的標準應是現實可行的,可達到的。要設計一個漸進強化時間表,促使行為朝期望方向發展。內外強化物要同時使用,對求助者要有足夠的吸引力。
。ㄒ唬┬袨榀煼ɑA理論
創始人是巴甫洛夫和霍爾。第一種成分是經典條件反射。應答性經典條件反射在治療中的應用就稱為行為治療。最初是通過華生等人對兒童的動物恐怖脫敏發展起來的。根據這一原則而建立第一個系統的行為治療模式是50年代由沃爾甫提出的,稱為交互抑制的系統脫敏法。
第二種成分是操作條件反射。在治療中的應用稱為行為矯正(斯金納)
老鼠學習壓杠桿獲取食物。
例:被開水燙傷的猴子
一個人的異常心理和行為是通過不恰當的模仿﹑學習而產生的,通過行為治療可以使之恢復正常。
第三種成分稱為認知行為治療。
是根據認知過程影響情感和行為的理論假設,通過認知和行為技術來改變病人不良認知的一類心理療法的總稱。其治療的基本觀點是:認知過程是情感到行為的中介,適應不良行為或情感與不恰當的認知方式有關。咨詢師的工作就是與求助者共同找出這些不恰當的認知,并提供"學習"或訓練的機會去改正它們。
。ǘ╆栃詮娀ɑ驹
行為主義理論認為行為是后天習得,并且一個習得行為如果得以持續,一定是在被它的結果所強化。所以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種行為,必須對其施加獎勵;如果要消除某種行為,就得設法給予懲罰。
以陽性強化為主,及時獎勵正常行為,漠視或淡化異常行為,這種方法叫陽性強化法。
合理情緒療法(RET)
二、工作程序
。ㄒ唬┬睦碓\斷階段
在這一階段,咨詢師根據ABC理論對求助者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診斷,通過與求助者交談,找出他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C)以及與這些反應相應的誘發事件(A),并對兩者之間的不合理信念(B)進行初步分析。
。ǘ╊I悟階段
通過對ABC理論的進一步解說和證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層次上領悟到他的情緒問題不是由于早年生活經歷的影響,而是由于他現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應該對自己的問題負責。
首先要進一步明確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合理的信念與不合理的信念區別表
在確認不合理信念時,一定要抓住典型特征,即絕對化的要求,以偏概全和糟糕至極等。
另一方面使求助者進一步領悟對自己的問題及其與自身的不合理信念的關系。
三種領悟:
、偈顾麄冋J識到是信念引起了情緒及行為后果,而不是誘發事件本身;(非典)
②他們因此對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應負有責任;
、壑挥懈淖兞瞬缓侠硇拍,才能減輕或消除他們目前存在的各種癥狀。
不是咨詢師給他們"靈丹妙藥",而是他們自己領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