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課程  書店 學校  題庫 論壇  網校  地方分站: 北京 | 上海 | 鄭州 | 天津 | 山東
報名咨詢熱線:010-51268840、51268841
  考試動態  報考指南  考試大綱  經驗交流  考試教材  環評師考試論壇  網校課程
   輔導科目: 案例分析:真題|模擬題|指導  技術方法:真題|模擬題|指導  技術導則與標準:真題|模擬題|指導  相關法律法規真題|模擬題|指導 

2012年環評師技術導則與標準第十一章講義1

作者:   發布時間:2011-10-12 10:18:13  來源:考試吧
  • 文章正文
  • 網校課程
  • 調查
  • 熱評
  • 論壇

  一. 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

  大綱的要求:1.熟悉生態影響的防護與恢復應遵循的原則;2.熟悉生態的管理措施;

  1.生態影響防護與恢復的原則

  1.1生態影響的防護與恢復遵守的原則

  ⑴凡涉及到珍稀、瀕危物種和敏感地區等類生態因子發生不可逆影響時,必須提出可靠的保護措施和方案;

  ⑵凡涉及到盡可能需要保護的生物物種和敏感地區,必須制定補償措施加以保護;

  ⑶對于再生周期較長、恢復速度較慢的自然資源損失要制定恢復的補償措施;

  ⑷對于普遍存在的(指分布域廣、面積大、資源量多)再生周期短的資源損失,當其恢復的基本條件沒有發生逆轉應創造條件使其能盡快得到恢復;

  ⑸需指定區域的綠色規劃,即要求生態防護與恢復或補償措施應與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相互兼容或互補。

  1.2需特別注意的保護目標(環境敏感區域敏感目標)

  ⑴國家及地方設定的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水源保護地、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世界遺產地、地質遺產地、歷史文化保護地、文物保護單位等。

  ⑵生態敏感與脆弱區,如沙塵暴源區、沙漠中的綠洲、天然井等;紅樹林、珊瑚礁、魚蝦產卵場、天然漁場,珍稀動植物棲息地或特殊生態系統及受受保護的國家及地方級珍稀、瀕危、特有的動、植物種類。我國已頒布了85種第一類重點保護動物、91種第二類重點保護動物;8種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59種二級保護植物、222種三級保護植物。

  ⑶水資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和生態用水。

  ⑷土地資源,特別是基本農田。

  ⑸植被資源,包括森林、灌叢草地、草原。

  ⑹濕地

  1.3在生態功能上具有重要性的生境包括:⑴面積超過1hm²的天然或次生林地;⑵面積超過1hm²或長度>500m受干擾的天然海岸(特別是沙灘);⑶面積超過

  0.5hm²的潮間帶灘涂;⑷無論面積大小的已成熟的紅樹林;⑸面積超過0.5hm²的淡水或趕潮沼澤;⑹長度超過100m的天然溪流或河道;⑺面積超過1hm²的濕地;⑻無論面積大小的珊瑚群落;⑼面積超過1hm²的草原、草山、草坡;⑽具特殊保護價值的其他生境(如郊野公園、海岸公園及魚塘等。)

  2.生態影響的防護與補償

  生態影響的防護通常以替代方案的形式實現。開發建設項目的替代方案主要有場址或線路走向的替代、施工方式的替代、工藝技術替代、生態保護措施替代等。這些替代措施可以對生態影響起到避免、消減和補償的作用。并達到生態環境損失最小、費用最少、生態功能最佳的效果。

  生態影響的防護對于建設項目的設計、施工、運行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生態影響評價工作不但要發現建設項目可能產生的生態影響,更重要的是能夠提出避免、消減或補償的措施建議。防護重要生境及野生生物可能受工程影響的措施,按優先次序選擇,應遵循“避免→消減→補償”這一順序。即能避免的盡量避免,實在不能避免的則采取措施消減,消減不能奏效的應有必要的補償方案。

  3.生態環境管理措施

  生態環境管理是政府環境保護機構依據國家和地方制訂的有關自然資源與生態保護的法律、法規、條例、技術規范、標準等所進行的技術含量很高的行政管理工作。

  3.1建設項目生態環境管理的目的:⑴保護自然資源,保護自然資源的可持續供給能力;⑵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強調保護珍稀、瀕危物種和脆弱的生態系統;⑶為消除或消減建設項目可能引起的生態影響而至訂行之有效的防護、補償、替代、恢復的管理方案,使“誰開發誰保護、誰破壞誰恢復、誰利用誰補償”的政策在建設項目的生態管理過程中得到全面落實。

  3.2建設項目生態環境管理的內容:可分為自然資源的管理和生態環境質量的管理。⑴識別生態環境因素,特別要注意識別和判斷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和具有一定敏感性的因素;⑵對照選擇控制破壞因素、保護敏感因素的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和標準;⑶在法律、法規、標準或其它要求下,針對管理對象的特點,制定管理目標和指標;⑷制訂旨在實現上述管理目標和指標的管理方案,管理方案應包括管理方法、時間和經費等詳細情況;⑸落實機構和人員編制,進行職能和職責分工,進行必要的能力培訓;⑹建立檔案保存、查詢制度和重大事件報告制度;⑺制訂并實施生態環境監測計劃,監測計劃應包括檢測時段、監測點位、監測項目、監測的儀器設備、監測人員、監測數據管理和報告的編寫、上報及信息反饋。

  3.3對重要的生態環境因素進行管理

  重要生態因素包括影響因素和對象因素。作為管理對象的重要生態因素應至少具有以下特征之一:⑴有重要或廣泛影響的因素;⑵具有長期影響的生態因素,如果這些影響是累積性的則更應受到重視;⑶影響是不可逆轉的或難以恢復的;⑷影響對象是受媒體和公眾關注的或是非常敏感的,如歷史文化遺產和名木古樹等。

  3.4制訂適當的管理目標與指標

  指標是實現環境目標的定量化依據。制定指標的依據是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

  在選擇或制定生態標準時普遍要求符合:⑴能反映生態環境質量的優劣,特別能夠衡量生態環境功能的變化;⑵能反映生態環境受影響的范圍和程度,盡可能定量化;⑶能用于規定開發建設活動的行為方式,即具有可操作性。

  3.5制定可行的管理方案

  3.6生態環境監理

  3.6.1環境監理的內容:資源利用、水土保持、污染控制、野生動植物保護以及施工廢物的管理(含棄土棄石)等。

  3.6.2環境監理的方式:定點觀察、巡回堅實、抽查、儀器監控等。

  3.6.3環境監理的范圍:一般在施工建設活動直接影響區內,對影響到環境敏感區的建設活動尤其應列入監理。

  3.7生態監測

  建設項目的生態監測應包括:⑴生態環境問題的概述;⑵重要生態因素(檢測對象或檢測項目)的確定:A影響因素。B對象因素(特別是敏感目標)。⑶生態監測的因子或指標體系;⑷監測點位、時段和頻率。⑸監測人員、監測設備和經費。⑹監測結果的評價與報告;⑺應急與持續改進措施。

環境影響評價師輔導科目
主講老師
精講班
考題預測班
報名
課時 試聽 課時 試聽
周建勛
40
10
丁淑杰
40
10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 丁淑杰 40 10
環境影響評價案例分析 馮老師 40 10
以下網友留言只代表網友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立即發表評論
提交評論后,請及時刷新頁面!               [回復本貼]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環境影響評價師論壇熱貼: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課程咨詢電話:010-51294794
報考直通車
 
考試簡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是指取得《中華人民共
和國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并經登記后
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考試時間:2010年考試時間預計為5月22、23日。
成績管理:《環境影響評價相關法律法規》、《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與標準》、《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和《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案例分析》4個科目。
                       MORE>>
                       MORE>>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 一区二区三区殴美在线播放 | 亚洲婷婷久久夜夜亚洲最大 |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91密拍 | 亚洲一级性爱片免费观看 | 久久久理论片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