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異象預示中短期趨勢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9-27
8月3日美國兩院通過決議,提高國債上限,加碼2.4萬億,同時10年內削減預算開支2.4萬億。
這項決議確認了美國將繼續靠擴大債務來維系經濟,同時,盡管減赤幅度有限,但對于經濟已經疲弱的美國,這將導致經濟進一步放緩。
對此結果,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占了上風,隨即在標普破天荒地下調了美國國債的評級后,終于引發連鎖反應,股市、商品紛紛大幅下跌,2008年全球金融市場崩盤的一幕幾乎再次上演。
不過在這波下跌中有幾個現象卻值得深入分析。
其一,作為引發本次恐慌的主角,美國國債雖遭降級,但其價格卻并未下跌。
其二,與2008年的暴跌不同,黃金不但未跟跌,價格反而是節節高升,持倉量也始終維持高位。
其三,在美國債務上限的協議陷入膠著狀態之時——即恐慌爆發之前,美國各家銀行迎來了潮水般的現金存款,有的銀行甚至不得不對存款收取手續費。
現象一表明,市場擔憂的理由之一——美國國債因評級下調而遭到冷遇甚至拋售的情況并未發生,眾多與國債掛鉤的金融產品也就并未遭遇嚴重風險。
現象二表明,市場并未出現全面恐慌或者恐慌仍在理性范圍之內,要知道一旦系統性風險到來,決定金價的黃金期貨,作為金融衍生品同樣不能獨善其身。
現象三表明,眾多投資者對這次下跌早有準備,在“危機”前就開始從投資品中抽回現金。
可以看出,這次全球金融市場的暴跌恐怕是跌過頭了,而且場外資金很豐富。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聯儲8月9日開會并發表聲明,稱美國經濟復蘇較之前委員會預期的顯著放慢,為促進經濟更強勁復蘇,將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區間不變,并至少將在2013年中維持在近零水準。
美聯儲的聲明實際上就是對8月3日美國債上限提高的延續——維持低息就必須保證國債的低利率,就必須保證國債還得上,就必須保證再發也有人買,沒人買也要自己印錢買。
那么,市場的中期和短期趨勢就已經呼之欲出了。
中期,美國經濟復蘇難上加難,并將拖累全球經濟;政府將再開水閘,美元貶值無可避免。
短期,恐慌情緒有望解除,對新一輪寬松政策的預期成為市場主題;蟄伏場外的資金躍躍欲試,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有望出現V型反彈;對于黃金,由恐慌情緒和寬松預期構成的雙助推器,其一已經分離,漲勢可能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