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一代公務員大規模“上山下鄉”

來源:新京報發布時間:2011-08-22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公務員輔導咨詢

匯集公務員培訓權威機構,權威解答公務員考試相關問題

zaixuanzixun

  “我們行過許多的橋,看過無數的云,卻只在正當好年華的青春住過一個今生難忘的村。”

  不久前剛從田間地頭回歸城市的年輕的中國公務員用這樣感性的話語形容他們的心情。

  日前,一場為期45天的“百村調研”實踐活動,讓中央國家機關71個部門633名青年干部首次大規模“上山下鄉”,走進中國的田間地頭。這些青年干部平均年齡30歲,61%以上擁有碩士、博士學位。

  光腳下地割魚草,徒步果園計增收,走村入戶嘮家常,訪貧問苦受教育、關注教育話成長……此前幾乎沒有農村生活經歷或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人們,“用雙腳丈量土地”,分赴17個省36個縣100個村,走訪農戶1512戶,完成調研問卷1084份,與4522人次基層干部群眾座談,與6000多名農村孩子對話,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

  在8月22日相聚北京重溫調研心得的時候,他們把一個半月的“下鄉”評價為“堅定信念的尋根之旅、接觸地氣的補課之旅、凈化心靈的感悟之旅”。

  日均睡眠不足5小時,聽著雞叫起床,枕著蛙聲入眠;脫離了電視網絡娛樂,清晨里迎著朝霞奔走訪問、夜幕下秉燭夜談三農。這樣的生活,讓年輕人習慣了跟老鄉一樣“站著吃飯、蹲著抽煙,沿著田埂走路”。

  這種“習慣”,正是這場實踐活動組織者所希望看到的。

  這些優秀的年輕人,享受了中國最優質的教育,經過最嚴格的考試進入中央國家機關,有了參與國家政策、法律制定的資格,未來的他們,也許將擔當起國家發展進步“領頭羊”的重責。

  不過,他們“居廟堂之高”,卻“處農村之遠”;講得了流利外語,卻可能聽不懂鄉土鄉音;常年埋頭文山會海,對基層困難和群眾疾苦體驗不夠。

  為了改變這一軟肋,中央國家機關團工委組織了這場以“根在基層、情系民生”為主題的“百村調研”實踐,直指青年干部隊伍建設的薄弱環節,希望通過無間隙的鄉村調研,讓青年干部親身感受中國農村最真實的一面。

  在外交部工作的姚馨,日常工作是與雙邊關系、國際形勢打交道,“從來沒有想過要去了解農村”。在下鄉前,她剛被一位外國記者的問題難倒。這位來自奧地利的記者讓她“講講眼中的中國農村”,此前對農村概念只來自于書本、電視的她只能把話題扯開。然而,這次農村之行給她上了一堂踏踏實實的國情教育課。

  “很多西方國家一直叫囂著‘中國威脅論’,如果我們不能用讓人信服的論據來闡釋中國的現狀、論證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而光靠幾句干巴巴的‘道聽途說’,連自己的說服不了,外國人又怎會相信?”她說。

  此次活動,讓很多青年干部“在喜憂參半的農村現實中找回一顆感恩的心,找到工作的情感根基、動力源泉和努力方向”,他們紛紛表示:“只要想到那些淳樸的村民,就讓我們不敢懈怠工作。”

  “我們理應為那些沒有享受到幸福的人們謀利益。不要管自己的努力是否螳臂擋車,是否杯水車薪,我們為人民服務就是正義的,正義的就是安寧并幸福的。”在全國人大機關工作的吳強說。

  在實踐活動中,青年干部們錘煉了艱苦奮斗的作風。在山西、吉林、湖北等缺水村莊,雖然農戶為大家準備了生活用水,但年輕人們舍不得用,他們一周沒有洗頭、洗澡,有人只拿自帶濕紙巾擦擦便是“洗澡”。他們堅持“不喝酒、不收禮、不看景、不出村、不給基層添亂、不給農民增加負擔,吃、住、交通等費用全部由排除部門統一安排”。

  帶著感情沉下去、撲下身子搞調研,這樣的年輕人贏得了基層百姓的好感。一位鄉鎮干部說:“過去有的來調研,像一陣風,吹一下就不見了;像一個閃電,忽然間就沒人了。你們是真正沉到群眾中的,帶來了好風氣。”

  他們在深入訪談和實地調研中,加深了對國情民情的了解,深刻體察了民艱。到贛南鄉村族坑調研的國家信訪局曹冰,在感動于贛州紅色文化的同時,也“算計”著學生的義務賬本、普通農民的中糧成本收入、生活支出等。

  他看到的是,雖然有以種糧直補為代表的國家強農惠農政策,但種糧的比較效益還是太低,農民種糧積極性未能調動;雖然旨在全面加強水利建設的“一號文件”已經下發,但農田水利設施依然較舊、病險小水庫還不少;雖然有希望工程、校安工程等的強力扶持,但義務階段基層基礎教育亟待加強,留守兒童還需要更多關愛……

  中央國家機關青年以“80后”為主體。由于時代的變遷,這一代人主體意識和自我觀念更強,更加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理想信念相對淡薄。如何引導青年干部堅定理想信念,成為此次“百村調研”的一次重要探索。

  主辦方將調研主要地區選在革命老區和貧困地區。從江西尋烏調查的務實作風到安徽金寨的大別山革命精神,從河南林州“紅旗渠”精神到新疆建設兵團的奉獻精神,從云南西疇“苦干”精神到汶川重建的涅槃精神……這些地方蘊藏的豐富的傳統教育資源潛移默化影響著年輕人。

  “理想,不再是一個時常令青年人迷茫的詞,還有什么能比讓鄉親們擺脫貧困、實現富足更有意義呢?”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曲艷麗在山西大寧調研中,親眼看到農民生活艱辛后這樣說。

  年輕人們也感受著農村發展的脈搏。在汶川三江草坪村,中國氣象局的王晨在汶川漩口中學遺址的“地震紀念鐘”前拍照留念。來之前,她曾想象著這里的“民生凋敝”,但現實的反差讓她充滿快意。

  “三江鄉,雖然受地震影響很小,但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規劃、鄉村秩序等,離不開汶川‘原地起立、發展起跳’的謀劃思路,離不開國家政策和資金的鼎力支持。”王晨不僅感慨,“十二五,是汶川的攻堅期、發展期、黃金期,而中國的每一個鄉鎮也將在這三個時期里,走出各自的姿態。”

  “只有把個人理想融入社會歷史的發展洪流中,才能成長為無愧于時代、無愧于青春年華的一代。”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表示,“百村調研”真正在青年干部與最基層百姓之間架起“無縫鏈接”的心靈橋梁,讓廣大年輕干部全面感受國情,培養對群眾的感情。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全方位公考復習攻略

更多>>

公考交流

進入論壇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日韩精品另类天天更新 | 亚洲色中文字幕先锋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偷拍欧美一区 | 午夜色福利欧美 |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