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案例:89年弗茲公司操縱大豆期貨案例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20
1989年,弗茲公司被CBOT發現有逼倉的企圖,并上報給CFTC。CFTC的最終調查顯示,截止到1989年7月10日,Ferruzzi公司當時建立的大豆多頭頭寸已經達到了2200萬蒲式耳。這個頭寸數量達到了投機交易頭寸限額的七倍,而且這個數字也超過了其他任何市場參與者限倉頭寸的五倍,該公司的頭寸已經占到了7月合約空盤量的53%。美國期貨市場的持倉當時是不公開發布的,發現這一企圖后,CFTC向公眾批露弗茲公司持有的期貨頭寸超過當時市場總持倉量的85%。
之后,CBOT采取了三個措施來防止風險的進一步擴大:一是停止弗茲公司進行新的交易;二是要求從7月12日開盤交易開始,任何擁有1989年7月大豆合約凈多頭部位或者凈空頭部位超過300萬蒲式耳的個人或者法人戶必須削減頭寸,并且在隨后的每個交易日以至少20%的份額遞減。三是提高弗茲公司持有頭寸的保證金。經過了超跌階段,市場價位隨后反彈。
能夠有效地制止這起逼倉案件,主要是因為美國期貨市場的監管者——CFTC對期貨價格真實有效性的高度重視。CFTC設有經濟分析部和首席經濟學家辦公室,許多經濟學家每天密切關注、跟蹤所有上市商品的現貨市場情況以及期貨市場價格的形成過程,發現可疑跡象,及時通過執行大戶報告制度等調查、了解市場交易情況,通過同相關現貨市場的供需和價格等情況進行比較研究,確認期貨價格是否同現貨價格嚴重背離、是否存在市場操縱,嚴格防范和打擊市場操縱的行為。
從Ferruzzi事件中可以看出:第一,當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所采取的措施是相當必要的,這意味著逼倉事件可以得到避免。第二,市場監管者在密切注視期貨市場價格異動、防止風險擴大化方面采取的監控措施對于防范和打擊期貨市場的操縱行為極為重要。市場監控的首要任務是識別市場操縱威脅和采取預防性措施。對于活躍的期貨合約和期權合約,監察人員每天都需要監視大戶的交易活動、重要的價格關系和相關供需因素,以此來評估潛在的市場問題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手段予以解決。
友情提示:本網站提供的行情分析類文章僅作為您的交易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