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上演自由落體緩解A股通脹魔咒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6-16
上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迎來多空轉換,黃金、原油倫銅、倫錫等有色金屬以及主要農產品(17.94,0.12,0.67%)的價格紛紛下挫,銀價更是出現“閃電崩盤”,商品市場受到全面沖擊。盡管本周一大宗商品價格強勢反彈,但盤后電子盤的價格旋即告跌,這種“過山車”行情說明反彈很可能屬于超跌反彈的范疇。不過專家表示,大宗商品價格暴跌將對國內的實體經濟利好,國內通脹壓力將得到一定緩解。
大宗商品上演“自由落體”
油價、黃金、白銀以及其他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在上周上演了“自由落體運動”。大宗商品一片殺聲背后,是以索羅斯為首的一眾對沖基金的瘋狂出貨。據報道,索羅斯基金最近一個月來大幅拋售黃金以及白銀,向來看好黃金牛市行情的Passport資本公司對沖基金經理人布班克近來也有拋售貴金屬動作,以獲利了結。雖然此消息并未得到證實,但近期貴金屬市場因空軍籠罩而殺聲嘯天卻漸漸被得到證實,越來越多的消息在朝一個方向聚攏,對沖基金們已經開始出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5月6日凌晨,統計在內的175家機構中,有15家機構降低了在黃金資產上的倉位,7家機構清空了它們的黃金資產。
分析人士表示,全球大宗商品大幅上漲之后,已經過度透支了基本面,油價以及其他商品的下跌之勢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美國河流投資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師歐格藍迪表示,投資者對未來原油需求的預期感到擔憂,短期內油價仍有回落空間。
商品下跌持續性有待觀察
經歷了3月CPI5.4%的驚人漲幅后,本周公布的4月宏觀經濟數據成為壓在投資者心上的一塊大石頭。值得關注的是,商務部公布的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近兩周出現小幅上漲,3月份CPI翹尾超過3%,3、4月份央票到期為年內峰值,緊縮預期的升溫再次成為壓制市場的關鍵因素。不過當投資者看到上周暴跌的大宗商品價格時,心中頓時如釋重負,因為大宗商品的持續暴跌在減輕我國輸入型通脹的壓力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管理層近期加息抑制物價高企的必要性。
央行副行長胡曉煉(專欄)此前分析指出,影響我國物價水平的國際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二是全球通脹壓力不斷加大;三是主要經濟體貨幣條件持續寬松。顯然,當前的大宗商品價格暴跌顯然改變了影響我國物價水平的第一要素,但考慮到在全球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這一輪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調幅度有限,我國面臨的輸入型通脹壓力難以得到根本緩解。
資源股疲軟凸顯經濟隱憂
國際原油價格以及黃金等貴金屬品種價格上周遭遇斷崖式下挫,對A股市場中的資源類品種打擊甚重。據統計,采掘指數和有色金屬指數上周分別下跌了7.27%和4.75%,在所有行業中跌幅居前。
事實上,采掘和有色金屬板塊在4月中旬已經展開了調整。關注國際大宗商品走勢的投資者不難發現,近期資源股的趨勢性下跌其實主要源于以倫銅為首的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回落。雖然黃金、白銀與原油價格在4月下旬強勁反彈并持續創出歷史與階段性新高,但這三種主要商品價格的持續走高的背后,仍難以掩蓋諸如銅、鋅、錫及其他資源品疲弱的走勢。
市場人士表示,一般而言,在高通脹、高增長背景下,以資源股為代表的強周期股理應取得較高的正收益,但就今年的國內A股市場而言,資源類品種非但沒有完全跟隨大宗商品價格走勢再創新高,其走勢反而每況愈下,這反映出投資者市場做多信心不足以及對國內經濟未來走勢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