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統計師考試《初級專業知識》考點(72)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4-13 17:53:04

2011年統計師考試《初級專業知識》考點(72):季節變動及測定

  季節變動是指現象隨著季節的變動而引起的比較有規則的變動。認識和掌握這種變動規律,對于組織生產、安排人民生活等都具有重要意義。研究季節變動,對于正確認識現象整體的發展變化規律性,也具有重要意義。例如,農牧業生產就是典型的季節性生產,并且也影響以農牧業產品為原料的加工工業的生產、商業部門對農牧產品的購銷以及交通運輸部門的貨運量方面,使得它們的生產經營也帶有季節性。又如在北方,建筑業的生產冬季就要受到影響,日常生活人們對四季服裝的需求季節性也很明顯。季節變動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季節、氣候的影響,同時也與人們的生活習慣、作息制度有關。自然季節的更替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人們的生活習俗、作息制度也較穩定,因而季節性變動是規律性較強的變動。這主要表現在季節變動通常以一年為周期有規律地重復變動,而且各周期的變動幅度大致相同。

  季節變動對某些部門的生產經營活動和人們的經濟生活有一定的影響,所以要對它進行測定,看看它的規律性和變化情況。測定季節變動對實際工作有重要意義。首先,掌握了季節變動的規律性,有利于指導工作。我們研究社會經濟現象的季節變動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考察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已經形成的季節變動的規律性,掌握其變動的幅度,不僅有助于有關部門和企業制定計劃、合理組織貨源,準備原料進行生產,有效地使用資金,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提高為人民經濟生活服務的質量。其次,可根據季節變動規律性進行經濟預測。季節變動的規律性強,可據此進行短期預測,得到比較準確的結果;同時,利用季節變動規律配合長期趨勢進行長期預測,可以大大提高預測的準確性。

  (一)簡單平均法

  簡單平均法又稱按月(季)平均法。計算時,首先根據歷年(三年以上)同月(季)資料求出該月(季)的平均數,然后將各月(季)的平均數與總平均數相比,得到季節比率(指數)。其計算步驟與方法如下:

  1.分別就每年各月的數字加總后,求各該年的月平均數;

  2.各年同月數字加總,求若干年內同月的平均數;

  3.若干年內每個月的數字總計,求總的月平均數;

  4.將若干年內同月的平均數與總的平均數相比,即得季節比率,也叫季節指數。

  季節比率=各月(季)的平均數除以總平均數

  按月或季平均法計算季節比率要求至少三個周期以上的資料,具體來說按月平均不能少于36個月的資料;按季平均不能少于12個季的資料。

  (二)趨勢剔除法

  這種方法的特點是將移動平均數作為長期趨勢加以剔除,再測定季節變動。

糾錯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統計師考試輔導精華

統計師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金牌網絡輔導課程

更多>>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五月天AV在线资源网 | 亚洲色中文字幕先锋 | 亚洲开心网激情五月 | 色天使综合婷婷国产日韩AV | 日本在线视频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