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東中學教育學課后習題:第三章 教育與人的身心發展 1、試述人的特點及其對教育的要求。 (1)人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一。教育培養人不能脫離社會關系,必須依據社會關系的需要并在社會關系中進行。同時,教育也要重視人的自然性,要按照人的發展規律進行教育。 (2)人是受動性與能動性的統一。教育必須充分考慮人的主觀能動性,既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的客體,更要把學生看成教育活動的主體;既要發揮教育者的主導作用,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 (3)人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一方面要堅持統一的教育要求,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全面發展;另一方面要堅持在個人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特長。 2、什么是人的身心發展?人的身心發展包括哪些方面?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 人的身心發展是指人的身心在特定階段的特定方向的發展,即人從出生到成年期間在身心兩個方面所發生的積極變化。 包括身體的發展和心理的發展。身體的發展包括肌體的發育和體質的增強;心理的發展包括認知和意識兩方面的發展。 人的身心發展的兩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的。身體發展是心理發展的物質基礎,腦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腦的機能,心理的發展不僅寓于身體發展之中,而且隨著身體的發展而發展。同樣,認識、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過程和特征,也總是制約著身體的正常發展。因此,教育促進人的身心發展,必須是促進人的身心的和諧發展。 3、試述人的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1)人的身心發展的順序性。 (2)人的身心發展的階段性。 (3)人的身心發展的不平衡性 (4)人的身心發展的互補性。 (5)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 4、關于人的身心發展有哪些典型觀點?其代表人物是誰?基本觀點是什么? 典型的觀點有:遺傳決定論、環境決定論、二因素論 (1)遺傳決定論:英國的高尓登和美國的霍尓。觀點:人的發展是由人的本能決定的,后天的環境和教育只起加速或延緩的作用 (2)環境決定論:美國的華生。觀點:人的發展是由后天的環境決定的。 (3)二因素論:美國的吳偉士和德國的施太倫。觀點:人的發展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的 5、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遺傳、環境和學校教育 6、什么是遺傳素質?如何理解遺傳素質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遺傳素質:通過遺傳而獲得的上一代的解剖生理特點。 作用: (1)遺傳素質是人的發展的生物前提。 (2)遺傳素質的個別差異為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提供最初的可能性。 (3)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4)不宜夸大遺傳素質的作用 7、什么是環境?如何理解環境在人的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環境是圍繞在人的周圍并對人的生存和生活作用的因素。 作用: (1)環境使遺傳提供的發展可能性變成現實。 (2)環境決定人的身心發展方向、水平、速度和個別差異。 (3)環境的決定作用是通過人的內部因素實現的。 8、試分析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的作用及其表現。 學校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起主導作用。 表現: (1)學校教育對于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范。 (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 (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即時和延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9、為什么說學校教育在人身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1)學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培養人的活動; (2)學校教育是通過受過專門訓練的教師來進行的; (3)學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協調影響學生發展的各種因素。 10------12題暫缺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1年山東中學教育學課后習題:第四章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