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級統計師專業知識經濟學基礎理論(6)
來源:育路教育網發布時間:2011-01-29 10:58:26
國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根據第一節給出的總支出和總收入的恒等式可以知道,核算國民收入或GDP的最基本方法有:支出法和收入法。
(1)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就是通過核算一定時期內整個社會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即整個社會對最終產品的總需求來計量GDP.一個經濟社會在一定時期內購買最終產品的總支出或總需求就是指消費支出或消費需求(C)、投資支出或投資需求(I)、政府支出或政府需求(G)和凈出口(NX)。凈出口是出口(X)減去進口(M)的差額,可以視為外國對本國產品的凈需求,即外國購買本國產品的凈支出。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即可表示為:
GDP=C+I+G+NX
表3—2是美國1996年按支出法計算的GDP.
名義GDP和實際GDP
名義GDP是指按當年價格計算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由于相同產品的價格在不同的年份會有所不同,因此,如果用名義GDP就無法對國民收入進行歷史的比較。為了使一個國家或地區不同年份的GDP具有可比性,就需要以某一年的價格水平為基準,各年的GDP都按照這一價格水平來計算。這個特定的年份就是基年,基年的價格水平就是所謂的不變價格,按基年的不變價格計算出來的各年最終產品的價值就是實際GDP.名義GDP和實際GDP的關系可以表示為:
名義GDP=實際GDP×GDP縮減指數
GDP縮減指數(GDP deflator index)也稱GDP隱含縮減指數(implicit pricede flatorindex for GDP),是指在給定的一年中,名義GDP與該年實際GDP的比率。即:
GDP縮減指數與消費價格指數(CPI)和生產價格指數(PPI)不同,CPI和PPI計算的都是一攬子給定的商品的價格,這些商品不隨時間的推移而變動,而GDP縮減指數是以經濟中生產的全部商品作為計算基礎的,所以,它是一個具有廣泛基礎的物價指數,可以較準確地被用來反映通貨膨脹的程度。用GDP縮減指數計算通貨膨脹率的方法是:用t年的GDP縮減指數(Pt)減去t-1年的GDP縮減指數(Pt-1)之差再除以t-1年的GDP縮減指數,即為t年的通貨膨脹率( )。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例如,如果2003年的名義GDP為10萬億元,實際GDP也是10萬億元,則2003年的 GDP縮減指數即為1或習慣上稱為100%.假如2004年的名義GDP為12.1萬億元,實際GDP為11萬億元,則GDP縮減指數則為1.1或習慣上稱為llO%.由于2004年的GDP縮減指數從2003年的100%上升到了110%,因此,我們可以說,物價水平上升了10%,即通貨膨脹率為10%[(110-100)/100].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差別所反映的實際上是報告期的物價水平與基年物價水平的差異程度,即通貨膨脹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