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問題解決概述
一、問題解決的含義
(一)問題
問題是指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 />
第九章 問題解決與創造性 第一節 問題解決概述 一、問題解決的含義(一)問題問題是指給定信息和要達到的目標之間有某些障礙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研究者傾向于將問題分為兩類:有結構的問題或界定清晰的問題與無結構的問題或界定含糊的問題。 (二)問題解決問題解決是指個人應用一系列的認知操作,從問題的起始狀態到達目標狀態的過程。問題解決有下面幾個基本特點:1.目的性2.認知性3.序列性二、問題解決的過程可以將問題解決的過程分為發現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假設和檢驗假設四個階段。 (一)發現問題(二)理解問題理解問題就是把握問題的性質和關鍵信息,擯棄無關因素,并在頭腦中形成有關問題的初步印象,即形成問題的表征。 (三)提出假設提出假設就是提出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與方案,選擇恰當的解決問題的操作步驟。常用的方式主要有兩種:算法式和啟發式。 (四)檢驗假設檢驗假設就是通過一定的方法來確定假設是否合乎實際、是否符合科學原理。檢驗假設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直接檢驗,二是間接檢驗。 三、影響問題解決的重要因素(一)問題的特征(二)已有的知識經驗(三)定勢與功能固著功能固著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定勢,即從物體通常的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定勢。 個體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緒狀態、認知風格和世界觀等個性心理特性也制約著問題解決的方向和效果。 四、提高問題解決能力的教學在學校情境中,大部分問題解決是通過解決各個學科中的具體問題來體現的,這也意味著結合具體的學科教學來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數量與質量1.幫助學生牢固地記憶知識2.提供多種變式,促進知識的概括3.重視知識間的聯系,建立網絡化結構(二)教授與訓練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1.結合具體學科,教授思維方法2.外化思路,進行顯性教學(三)提供多種練習的機會(四)培養思考問題的習慣1.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問題2.鼓勵學生多角度提出假設3.鼓勵自我評價與反思 [!——empirenews.page——] 第二節 創造性及其培養 一、創造性及其特征(一)創造性的含義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新奇獨特的、有社會價值的產品的能力或特性。 (二)創造性的基本特征以發散思維的基本特征來代表創造性。發散思維也叫求異思維,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種答案的思維形式。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其主要特征有三個:1.流暢性2.變通性3.獨創性二、影響創造性的因素(一)環境家庭和學校的教育環境是影響個體創造性的重要因素。 (二)智力創造性和智力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二者既有獨立性,又在某種條件下具有相關性。高智商是高創造性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三)個性一般而言,創造性和個性之間具有互為因果的關系。 三、創造性的培養(一)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環境1.創設寬松的心理環境2.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3.改革考試制度與考試內容(二)注重創造性個性的塑造1.保護好奇心2.解除個體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3.鼓勵獨立性和創新精神4.重視非邏輯思維能力(三)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教授創造性思維策略1.發散思維訓練2.推測與假設訓練3.自我設計訓練4.頭腦風暴訓練 育路教育網預祝參加2011年教師資格考試的考生一切順利! |
熱門資料下載: |
教師資格考試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2011年小學教育心理學考試大綱講解:學習策略 |
|
|
報考直通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