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考行測沖刺:真假推理題解答技巧
來源:網絡 發布時間:2010-11-11 08:44:35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真假推理屬于顯性結論類的一種,其具體表現是在題目中給出若干個前提,前題有真有假,要求通過判斷命題的真假情況,進而推理出指定的結論。根據考生的反應,在面對這類題型時,總是很費時的去推算,耽誤考試時間,真假推理題究竟該怎樣省時省力的去推算?華圖教育考試研究中心通過對真題的研究,特別為考生總結出這類題的解答技巧,希望能對考生有所幫助。
一、題型分析
經過對近年真題的比較與研究,我們不難發現,真假推理題型的難度在不斷增加,答題的重點從矛盾關系擴大到反對、推出等多種關系,提問方式也從“只有一真”,“只有一假”擴大到“兩真兩假”。對于公務員考試,絕大多數考生沒有必要也不需要去學習專業的邏輯學知識,只要掌握如下解題方法即可。
二、解題思路
首先,判斷題型是“只有一真”, “只有一假” 還是“兩真兩假”;其次,在題干當中尋找一組矛盾關系,反對關系和推出關系,判斷這兩個條件是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還是必須同真、必須同假;最后,進行推導,得出結論。
三、真題示例
(一)只有一真
【例1】桌上有四個杯子,每個杯子都寫著一句話,第一個:“所有的杯子里都有啤酒”;第二個:“本杯中有可樂”;第三杯“本杯中沒有咖啡”;第四個“有些杯子中沒有啤酒”。
假如只有一個為真話,那么( )為真。
A。所有的杯子中有啤酒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沒有可樂
C。第三個杯子中有咖啡
D。第二個杯子中有可樂
【答案】C
【解析】首先看提問部分,本題屬于真假推理題型中的“只有一真”。其次看題干,發現這四句話中的第一句與第四句是一對矛盾關系,必然一真一假。第三,一真其余為假,繞過這對矛盾關系,第二、三句肯定都是假的,因此選C。
【例2】在一次對全市中學假期加課情況的檢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結論:
甲:有學校存在加課問題。
乙:有學校不存在加課問題。
丙:一中和二中沒有暑期加課情況。
如果上述三個結論中只有一個正確,則以下哪項一定為真( )
A。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課情況
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課情況
C。一中存在加課情況,但二中不存在
D。一中不存在加課情況,但二中存在
【答案】A
【解析】真假推理題型中的“只有一真”
方法1:找反對關系,甲和乙所說的必有一真,所以丙說的為假,即“并非一中和二中沒有暑期加課情況”,進而可以推出甲所說的為真,那么乙所說的為假,因此“所有的學校都存在加課問題”,選A。
方法2:找推出關系,一真前假。丙可以推出乙,因為三個結論中只有一個正確,所以丙只能為假,后面推理同上。
(二)只有一假
【例3】某珠寶商店失竊,甲、乙、丙、丁四人涉嫌被拘審。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案犯是丙。乙:丁是罪犯。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丁:作案的不是我。四個口供中只有一個是假的。
如果以上斷定為真,則以下哪項是真的?( )。
A。說假話的是甲,作案的是乙
B。說假話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C。說假話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D。說假話的是丙,作案的是丙
【答案】B
【解析】首先看提問部分,本題屬于真假推理題型中的“只有一假”。 其次看題干,發現乙和丁說的話是一對矛盾關系,必然一真一假。第三,一假其余為真,繞過這對矛盾關系,甲和丙說的肯定都是真的,因此選B。
(三)“兩真兩假”
【例4】有一件未留姓名的好人好事在某社區傳開,甲乙丙丁四人有如下對話:
甲說:這件事肯定是乙、丙、丁中的一位做的。
乙說:我沒有做這件事,好人好事是丙做的。
丙說:此事是甲和乙中的一位做的。
丁說:乙說的是事實。
經調查,證實這四人中有兩人說的符合實際。
由此推出( )
A。是甲做的好事 B。是乙做的好事
C。是丙做的好事 D。是丁做的好事
【答案】B
【解析】首先,看提問部分,本題屬于真假推理題型中的“兩真兩假”。其次,乙和丁說的話一樣,利用推出關系,假設乙丁為真,可以推出甲也真,與原題不符,所以乙和丁說的為假,甲、丙說的為真,選B。
以上就是公務員考試中真假推理題型的主要知識點和解題技巧,希望考生在這最后的備考時間里,做到多總結,多思考,多練習,相信一定可以在考試時從容面對,得心應手,華圖祝所有考生備考順利,馬到成功。
【責任編輯:育路編輯 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