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黑龍江調查總隊一項最新調查顯示,高昂的教育費用已成為有適齡子女居民家庭中一項沉重的負擔,有七成的家長覺得難以承受。這些費用主要包括補課費、擇校費、住宿費、生活費等。 這是一項“新調查”,但揭示的卻是老問題。根據調查的內容看,這次調查針對的基本上是義務教育(所以未把學費作為主要費用開支),而如果把非義務的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考慮進來,調查得到的數據可能更驚人。以大學學費5000元計(公辦高校的最低標準),僅學費支出一項,就占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2%,占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105%(2008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578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4761元),這還不包括大學住宿費、教材費、生活費、交通費等等。如果以民辦學校的學費10000元計,農村居民家庭孩子上民辦學校,不吃不喝一年的全部收入也難供孩子上學校。 有專業人士就此建議,加大政府對公共教育部分的財政支出,最大限度解決教育亂收費問題,并引導家庭為子女教育資金作長期規劃,有計劃地適度增加教育儲蓄。同時增加政府對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投入,緩解這部分家庭子女就學難的問題。以上這幾條建議中,“引導家庭為子女教育資金作長期規劃”基本屬于多余,現在有多少家庭不為子女的教育投入做計劃與準備?而增大政府對公共教育的投入,以及加大對貧困家庭的救濟,則是建議多年,但始終效果不大。 教育負擔沉重,在義務教育與非義務教育階段,有不同的表現與原因。就義務教育而言,實行城鄉義務教育全免學雜費之后,老百姓仍感負擔沉重,表面上看,是補課費用太高、擇校費難以取消,而根本原因在于義務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均衡。就高等教育而言,從2005年起,我國有關部門就要求各類高校不得漲學費,但是,老百姓高等教育負擔沉重的問題,不是學費漲不漲,而是學費標準太高。在發達國家,大學學費標準一般不超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受教育分攤的高等教育成本也不超過20%。 減輕老百姓的教育負擔,增加政府教育投入無疑是重要方面,但準確定位政府的教育責任、采取措施拓寬教育資源才是根本解決之策。目前,我國政府既承擔義務教育投入責任,同時又是高等教育的最大舉辦者。尤其在高等教育方面,根據2008年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我國有普通高等學校2263所,其中民辦高校640所 (含獨立學院322所),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2907萬人,民辦高等教育在校生493.32萬人,民辦規模只占17%。這樣的教育管理格局造成的結果是,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均難辦好——義務教育資源投入不足,導致統籌力度不夠,學校難以均衡發展,擇校和亂收費屢禁不止;高等教育投入不足,且民間資金進入門檻太高,導致辦學條件無法保證,而且受教育者分攤比例過高。 由此可見,減輕教育負擔,不是政府部門增加公共教育投入、加大救濟力度就可以解決的,而關鍵在教育制度的改革。政府應完全履行義務教育投入責任,與此同時放開高等教育。在義務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并調整義務教育資源配置模式,努力推進義務教育經費的省級統籌,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根本上治理擇校熱與亂收費的土壤。而在高等教育方面,政府的逐漸淡出,將打破高等教育資源的壟斷,便于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同時建立起高等教育的市場機制。只有在豐富的教育資源、充分的教育競爭以及政府對公共教育的保障中,受教育者的負擔才會減輕、權益才會得到維護。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范文:文明旅游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