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時間估算的方法(第三冊教材222頁) (一)類比估算 是指以從前類似工作的實際持續時間為基本依據,估算將來的計劃工作的持續時間。 (二)利用歷史數據 在時間估算中可利用的歷史資料包括: 1.定額 項目團隊成員要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對定額數據進行調整。利用定額進行時間估算一般采用單一時間估算法。
Q——該項工作的工作量; S——產量定額; R——投入i-j工作的人數或機械臺班; n——工作的班次。 例題:某工程項目須挖24000立方土方,目前有挖掘機5臺,其中3臺每班挖100立方,2臺每班挖50立方,每天2班制運轉,共需幾天挖完? 答:24000/[(3*100+2*50)*2]=30天 用這種方法估算,一般要求各項工作可變因素少,并且具有一定的時間消耗歷史資料。 2.項目檔案 參加該項目的各個單位可能保存以前完成項目的檔案資料,這些可用來估算時間。 3.商業化的時間估算數據庫 這些數據庫在估算工作時間不受實際工作內容影響的項目時非常有用,例如,混凝土養護所需要的時間;對于某種類型的申請,政府機構的審批時間等等。 4.項目團隊成員的知識 項目團隊成員以前完成項目的實際工作時間或時間估算。這些記憶可能很有用,但一般不如有案可稽的結果可靠。 (三)專家判斷估算 專家判斷估算常常采用三時估算法。三時估算法就是首先估算出三個時間值,即最樂觀時間a、最可能時間m和最保守時間b。 完成某一工作所需時間出現的概率,可以表示成以為期望值,以為 (四)模擬法 最常用的是蒙特卡羅分析法 標準離差的概率分布曲線。
|
輔導科目 | 精講班 |
沖刺班 |
串講班 |
報 名 |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主講老師 |
課時 |
試聽 |
||
李述萍 |
40 |
張立寧 |
20 |
張立寧 |
12 |
|||||
劉翠玲 |
40 |
劉翠玲 |
20 |
劉翠玲 |
12 |
|||||
成麗芹 |
40 |
曹明銘 |
20 |
成麗芹 |
12 |
|||||
王雙增 陳憲 |
40 |
王雙增 陳憲 |
20 |
王雙增 陳憲 |
12 |
|||||
王曉琴 |
40 |
杜 軍 |
20 |
杜 軍 |
12 |
|||||
咨詢工程師考試輔導優惠套餐方案>> | ||||||||||
精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200 元 沖刺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串講班:每科課程學費 100 元 | ||||||||||
套餐:咨詢工程師全科套餐價2000元, 新學員1350元,老學員1200元。 | ||||||||||
咨詢工程師論壇熱貼: |
【責任編輯:韓志霞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2010年咨詢師方法與實務輔導:進度計劃表示方法 |
|
閱讀下一篇:下面沒有鏈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