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山東公務員考試備考也即將開始,關于申論的復習,我們還是從最基礎的申論考查方向來看,方便考生對比認識,更好的復習申論。 植根于公共管理的精神實質,決定了申論的本質只能服務于公共管理的功能與追求。因而,公共管理所需人才素質的四個層面通過申論的考查方向體現出來即為: 第一,申論考試細致透徹地檢驗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駕馭能力。 申論考試從最直觀的形式上去認知,就是根據給定材料,回答所設問題。起于閱讀,成于寫作。一讀一寫,能夠細致透徹地檢驗出考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駕馭能力。閱讀是一個集認知和思考于一體的過程,要能夠運用自身知識儲備準確攝取材料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并借助經驗和體會,思考出文字材料背后的深層內涵和意蘊。總體而言,是一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顯到隱的信息提取和意義領悟的過程。全面、準確、深刻理解材料信息和意蘊是作答申論的先決條件。 因而,閱讀理解的能力的過關是申論應試能力過關的基石。在此基礎上,申論考試需要將閱讀所得之信息應用于寫作,用文字表達出來。相對于閱讀的理解,這里更強調駕馭文字的能力,所以對語言邏輯能力、行文架構能力,甚至歸納演繹等思維能力都會進行全方位的檢測。而無論是閱讀理解能力,還是文字表達能力都決非朝夕之功可獲進步,都需經年累月地積累才有所進。因而,申論考查的只能是長期積淀的能力素質,而不可能是短期突擊可得的知識。 第二,申論考試準確充分地檢驗考生對公共管理的領悟和把握程度。 申論考試的題目,其作答要求從實質上來講有著深刻的“公文性”,無論從傳統的“三題型”,還是改良后的“四題型”,每一種題型都能找尋到其背后的公文原型。而公文作為公共機關日常意思表達和行為安排的一種最常用載體,可以說其特征恰恰能夠勾勒出公共管理的基本面貌。從總體上來說,申論作答作為選拔初級公務員的一種考試形式,其答案整體表現為一種上形體的公文特征。概括歸納題的原型為報告體公文的匯報,分析題則根源于調研報告,對策題則直接和方案建議相對應,綜合論述的實質與會議紀要有著深刻的契合特征。 因而,申論考試通過各種題型設置,基本能夠準確充分地檢測出考生對公共管理程序和規則的領悟和把握程度。一個熟悉公共管理流程和規則的考生和一個不甚熟悉此道的考生所答之申論題目當然會從整體上呈現出不同的氣質和特征。而要了解和熟悉公共管理的流程與規則,熟練掌握各種公文的內涵實質與外在形式無疑是一種最為便捷的途徑。 第三,申論考試嚴格全面地檢驗考生對主流思維的認同與貫徹意識。 申論考試作為一種極具特色的考試,其作答有著明顯的思維方式引導的色彩。一方面其所設計的話題主旨都與當下黨政方針直接相關。另一方面,其所要求的作答結構體現了我國社會當下主流的思維模式的方法和結構。可以說一次申論考試就是一次宏觀政策方針的大宣傳、大學習,就是一次深刻地思維教育和引導。作為馬克思主義居主流意識形態的我國社會,公共行政管理機關從業人員的思維模式決定著政策方針的致力方向,決定著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程序、作風,甚至效果。 第四,申論考試深入靈活地檢驗考生對社會問題的見識和認知水平。 公共管理的本質決定了其存在的價值在于理順社會運行的機制,維護社會運行的秩序,化解社會運行的矛盾,解決社會運行的問題,因而必須對社會本質、社會機制、社會問題有全面深刻的認識,一句話總結,即對社會的了解程度。申論考試通過給定材料,表達當下發生的一系列社會事件和存在的社會現象,要求考生通過這些事件和現象探知出它們背后的實質問題,不同水平的考生就同一事件或現象將給與不同的解答,從而實現對考生對社會問題的見識和認知水平的深入靈活檢測。 融會貫通的知識儲備、厚積薄發的理論水平和獨特深邃的認識視角決定了一個人對社會現象和問題的解讀必然異于常人常思,所以,考生要想在申論考試這樣一個千軍萬馬過獨木的慘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通過長期對社會熱點的積累,對觀點的積累和對思維方式的積累盡力使自己的分析顯得透徹、深入、細致。 申論考試作為一種新興考試形式,尚處于不斷完善和創新的過程中。雖然,從古至今的行政管理有其共通之處,但只是到了現代,公共管理的本質才真正袒露于世,從管制到服務的轉型將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和進步而繼續深入下去。申論考試也必然會隨之而發生應有的改變,但其實質將一如既往,和公共管理的實質保持深厚而穩固的關聯。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兩步法”迅速準確把握材料立場 |
|
閱讀下一篇:北京公務員申論熱點:低碳經濟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