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2010年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及答案六
來源:網絡發布時間:2010-01-05
云南省教師資格證考試《中學教育學》模擬試題六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B 2. D 3. B 4. D 5. B 6. C 7. D 8. D 9. A10. B 11. B 12.A 13. C 14. B 15. C 16. A 17. A 18. A19. B 20. C
二、填空題
1.私學 2.學記 3.教育結構 4.社會性規范5.自我調節生活 6.文化背景 7.創新能力 8.教書育人9.選擇教育方法 10.本文部分 11.教學模式 12.個性13.認識活動 14.因材施教 15.課題計劃 16.班級授課制17.德育內容 18.品德水平 19.陶冶法 20.精神狀態
三、簡答題
1. (1)生產力水平決定教育的規模和速度。(2)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 (3)生產力發展水平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4)教育相對獨立于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2. (1)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2)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3)讓學生動手,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4)發揚教學民主。
3. (1)明確目的性。(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3)注意時機。(4)以誠待人。
4. (1)明確的共同目標。(2)一定的組織結構。(3)一定的共同生活準則。(4)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
5. (1)認識的間接性。(2)認識的交往性。(3)認識的教育性。(4)有領導的認識。
四、論述題
1.德育過程的規律主要有:(1)學生的知、情、意、行諸因素統一發展的規律:①知、情、意、行是構成思想品德的四個基本要素;②知、情、意、行之間的關系及其發展。(2)學生在活動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規律: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沒有社會交往,就沒有社會道德。(3)學生思想內部矛盾轉化規律:①德育過程既是社會道德內化為個體的思想品德的過程,又是個體品德外化為社會道德行為的過程;②要實現矛盾向教育者期望的方向轉化,外因是條件,內因是根據;③德育過程也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統一過程。(4)學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①一個人良好思想品德的提高和不良品德的克服,都要經歷一個反復的培養教育或矯正訓練過程;②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既妻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與變化,堅持長期抓反復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過程中有反復性,注意抓反復。(具體分析略)
2.(1)班集體的基本特征:①明確的共同目標;②一定的組織結構;③一定的共同生活水平的準則;④集體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圍。(2)班集體的教育作用:①有利于形成學生的群體意識;②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③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3)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①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②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③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④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⑤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