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命題模式有所改變 (二)命題資料緊跟社會熱點 《2007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錄公共科目考試大綱》規定“申論資料通常涉及某一個或某幾個特定的社會問題或社會現象”。從2000年開始考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問題,到2001年的“PPA風波”問題、2002年網絡安全問題、2003年安全生產與重大責任事故問題、2004年汽車工業及交通擁堵問題和2005年農村、農民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當年的熱點,而且這種將考點集中在社會熱點上,并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命題已成為命題人固定的命題趨勢。這種趨勢在2006年、2007年的考試中體現得更加明顯。當然,考生也應該注意到,申論命題的熱點不一定是當年的“最熱點”。也就是說申論的命題可能考“次熱點”;不一定考近期熱點,可能考往期熱點。這一點務必要給予注意。 (三)對考生歸納概括能力要求提高 分析近三年的申論試題,可以看出,命題者在設計題目時對考生歸納概括能力的要求明顯提高。例如,2005年的試題要求考生對資料的部分內容進行歸納,這種題目的難度在于考生能否挖掘出這兩種思路的實質以及所體現的精神是什么,每個思路又包含哪些具體的措施并且對此進行簡述,由于資料的內容龐雜,導致許多考生并沒有找出具體的思路或者概括的思路不明確。2006年的試題D部長談話的內容有七八千字,而題目要求用500字將其歸納出來,這是具備高度的概括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2007年“給定資料1、2”共有3500余字,包括土地被征用的原因,引發的后果,國家出臺的保護法律法規和專家的分析和建議等諸多內容,難度也很大。 (四)更重視對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 2007年 公務員考試申論第2題、第4題兩個小題,都是要求運用資料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辦法。而且考查的不是就某個宏觀問題提出對策,也不是對既有對策的有效性分析,而是對某個非常具體的微觀問題提出對策。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對公務員的最基本的要求之一,近年考試都明顯地體現出這一點。 (五)題目和內容都有所限定 2000年~2002年的申論寫作大多要求考生自擬題目,自立角度進行論證。但近兩年的申論要求,卻都給出了明確的范圍和限制,包括題目和體裁,甚至內容都有了一定的限制,這就要求考生既要緊密結合給定資料的內容,又要能挖掘出資料所隱藏的實質問題,做到一矢中的,以防跑題。如2005年申論第三部分要以“評解決我國農村農民問題的兩種思路”為題,寫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2006年的申論第三部分要求考生就我國政府如何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2007年申論第五題要求考生以“命脈”為題,寫一篇關于土地問題的文章。這種類型的試題題目已經給出,申論的范圍也有所限定,這就需要考生加深對資料的理解,圍繞主題展開,要求觀點鮮明,措施得力,條理清晰,邏輯性強,不可以隨意發揮。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
| 熱門資料下載: |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論備考輔導:準確運用材料迅速作答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申論備考:“熱點”題材三大命題規律 |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