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閱讀理解中,除了時間和多角度原則外,專家認為整體原則和篩選原則也是快速攻克申論材料的兩個重要法則,具體如下: 一.整體原則 由于實際命題的限制,申論閱讀雖說考的是理解、分析、評價能力,具有極大的綜合性,但由于申論控制評分誤差的需要,命題基本上沒有超出理解分析的范圍,定位仍在一個“懂”字上,因此,訓練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就成為申論閱讀訓練的目標。而要提高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基本途徑之一便是“整體閱讀”。 讀一篇文章,應首先全面概括地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從宏觀上整體把握文章的主旨,在做完微觀的局部分析后,再回到整體上來。只有這樣,才算是真正地整體把握、理解了文章。因為有了第一步的整體感知,就可以大大地縮短閱讀時間,考生知其然后知其所以然,也就更了然。 任何一道申論試題應該說都是有針對性的,但是,我們也可以說,任何一道有針對性的測試題都不是孤立的、單一的。因為,任何具體的題目都是從整體中派生的,不掌握整體,就無從解決具體。整體是“本”,具體是“末”。劉勰在《文心雕龍?章句篇》中寫道:“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篇之彪柄,章無疵也;章之明靡,句無玷也;句子清矣,字不妄也。振本而末從,知一而萬畢矣。”如果說“振本而末從”講的是寫作,強調了“整體構思”,那么“知一而萬畢”則講的是閱讀,“一”就是整體,“萬”就是具體,它強調了閱讀分析的關鍵是“整體把握”。 目前,考生閱讀資料總的情況是“眼高手低”,表面一看就懂,實際一答就錯。其原因多數在于不知、不會、不愿“整體閱讀”,為節省時間,急于做題,結果事倍功半。 讀一篇文章,只有對整體內容含義有了認識,才算是讀懂了。因此對于具有基本閱讀能力的考生來說,正確的閱讀分析過程,應該是從整體到局部,從觀其大意到尋章摘句;從不求甚解到咬文嚼字,從模糊認識到準確清晰地理解。 以此為依據,考生在具體的閱讀時,可將一個完整的閱讀過程分解為三個步驟:整體感知→局部解析→整體把握。這是一個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粗到細的過程。 1.整體感知 快速通覽全文,對文章內容求得一個概括的、全面的了解,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整體的框架(它也許并不清晰,但至關重要,必不可少)。 2.局部解析 在整體框架基礎上,抓重點段落,由段到句,細讀細想(對內容認真分析,加深理解,變模糊為清晰)。 3.整體把握 總結歸納文章內容,清晰完整把握中心,找出資料當中給自己感受最深、也是資料的核心觀點,提煉文章主旨。(找出表現主旨的方法,由此及彼分析相同文體的資料的閱讀方法和規律。)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只有全面掌握了給定資料的內容,才會從不同的片段資料中提煉出材料的主旨,挖掘出真正的本質。因此,在閱讀資料的過程中必須把握整體性原則,否則,只能是一知半解,作答時就有可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 二、篩選原則 申論考試的材料龐大雜亂,特別是像最近幾年中央國家申論考試的給定資料并不是每一個字、每一個詞、每一個信息都是有用的,這其中可能包含著許多迷惑信息、多余信息。因此我們要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對材料的信息進行篩選,否則很容易在閱讀初始階段就造成對文章理解的歪曲,接下來的答題造成“跑題”“離題”的后果。如2000年的中央申論考試材料,提供的信息主要包括:噪音污染引發糾紛的信息,法院審判陷入困境的信息。對于這兩個信息,有些考生就沒有按整體性原則進行篩選,有的將這兩個信息都列為主要問題,有的錯誤地將法院的司法審判列為主要問題,可想而知,這將嚴重影響考試成績。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技巧:文章結構與段落劃分 |
|
閱讀下一篇:2010年申論備考:申論考試概括題得分要訣(3)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