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國考沖刺階段,華圖公考輔導專家秦國偉老師,在深度研究申論試題的基礎上,總結答題技巧,為大家在臨考時再次詳細梳理申論“分析題”的答題技巧。 分析題是國考申論的重頭戲之一,大約在國考申論考試中占到40分,屬于必須要緊緊抓住的項目。這兩年來,分析題漸成趨勢,原因是分析題能夠貫徹申論考查“能力”的要求,而且也比較靈活多變,不宜被“模式”套中,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考生的素質。分析題基本算作采分與酌情給分相結合的題目,因此比較主觀,由此帶來的問題是閱卷的印象分和中庸化。所謂中庸化,這是主觀題閱卷博弈過程中而凸顯的一個特點。我們都知道,國考采取的是電腦掃描、人工閱卷,每道題兩人分別打分,如果兩人相差分值超過一定數額就需要第三人打分,如果第三人打分也超過分數區間,則該題被界定為沒有共識,則需要重新再來。這將大大拖住閱卷的進度。經過人與機器的多次博弈,最后閱卷老師傾向于靠中間段打分。比如,20分的題目,一般10分算中間檔,這樣如果分數浮動區間是4分,則6-14分都可算合格。如果打到15分,則11-19分才是合格,而這個分數段很少出現,會加大閱卷者的風險。這樣,往往扼殺了杰出人士嶄露頭角的機會,而水平不高者也不至于太慘。這就造成了國考申論跳出50分很難。 要想拿高分,需要概括題這種嚴格采分的題目上得分率提高,分析題這種半采分的題目上有突破和文章題這種完全主觀題上吸引人眼球。本文僅就分析題得分要點作出解析。 分析題要想得高分需要以下四個要素:定性準確、理由充分、條理清晰、引人注目。下面就以2009年第二題關于“糧價上漲”的分析為例,通過這道題的分析來管中窺豹,以使讀者深入體會這四個特點。 2009年第二題的題目要求是這樣的:“給定資料11”提出了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對策,認為提高糧食價格是關鍵之策,不必擔憂對低收入人群的影響。他的這種觀點有沒有道理。為什么?請談談你的見解。(20分)要求:觀點明確,分析恰當,條理清楚,不超過400字。 1. 定性分析 糧價是否要提高?要進行判斷首先要參考材料的權威觀點,材料中談糧價是在第一段:“今年9月8日至10日,胡錦濤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農村考察糧食生產,在玉米豐產示范田,詢問鄉親們對國家惠農政策有什么要求。一位村民答,希望糧食價格提一點,政府補助多一點,農資價格穩一點?倳洷硎疽欢ò堰@些意見帶回去!弊x完這段大家可以發現,胡錦濤沒有明確表態。再就是第9段國家糧食局領導Z先生“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糧食品種小麥、稻谷、玉米供大于求。在這種情況下,糧價很難漲得很高,如果說出現糧價漲得很高的情況,國家也一樣有能力采取措施來平抑。我們有足夠的庫存,使價格保持基本穩定,對此我們很有信心,也請大家放心。”通過國家糧食局領導的話我們得出,糧價不能漲,要保持穩定。因此,主張糧價上漲的觀點是片面的。 2. 理由充分 堅持辯證分析,提出糧價上漲有一定可取之處,體現了對弱勢群體利益的關心,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其立論是站不住腳的。 網友支持糧價上漲的理由是:第一,上漲有利于農民,而農民是弱勢群體;第二,農資上漲無關緊要;第三,城市貧民可以享受國家補貼,數額不大,共18億元;第四,上漲對城市中高收入者無關緊要。 那么,僅從材料出發,可發現其問題:第一,農資上漲并非無關緊要;第二,城市貧民補助18億元數字可能算錯,他認為每人每年平均78公斤糧食,這顯然不符合常識。第三,并非每個農民都種糧,不種糧的農民怎么辦? 以上是從材料里得出的信息,是“場內”信息,對于分析題來說,大綱明確說明,需要結合自己的經驗,因此考生還需要一定的“場外”信息。 結合自己的經驗的要求,我們可以補充:第一,糧食是特殊商品,關涉到社會安全,經不起折騰。第二,糧價一定程度是市場行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第三,糧食問題根本的還是要政府的大力扶持。 通過這些思考,該題答案應該算作理由充分了。 3. 條理清晰 考生接下來要做的是要把以上理由分類整理一下,大體可從糧食的特殊性、論據的問題等來展開,可分為兩三類。注意語言要簡練,同時,加大信息含量。 4. 引人注目 考生在完成了以上幾步之后,如果不進行必要的包裝是達不到脫穎而出的目的,所以我建議考生,答題時可盡量分點,用簡練的語言進行總括,再加上權威觀點。最后,形成的答案如下: 有網友認為,應該提高糧價,能夠促進農民增收。至于農資價格上漲和城市中高收入者可以不予理會,城市低收入者國家可以補貼,數額不大,可以承受。 雖然該網友出于關注弱勢群體的良好愿望,但是我認為該觀點是片面的,理由如下:第一,糧食是特殊商品,事關安全,不應迷信市場力量。市場調節具有盲目性、滯后性,糧食完全由市場調節,單純依靠價格激勵則會出現大起大落,不利社會穩定和民生。第二,糧價是基礎,牽一發而動全身。糧價上漲可能帶來食品上漲,進而出現工業品價格上漲、CPI上漲,最終對全社會經濟和社會發展不利。第三,糧價一定程度是市場行為,政府不宜直接插手微觀經濟運行。第四,從國際和我國經驗看,解決糧食問題最終還是依靠科技和政策,進行補貼,保證基本農田,允許流轉土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等。第五,該網友立論有硬傷:農資價格上漲、不種糧的農民等并不是無關緊要的,城市貧民的年人均糧食78公斤數字不實。 以上通過對國考申論真題的講解,從分析題的角度出發,提出解答“分析題”的思路和高分技巧,希望能對即將參加國考的考生朋友有一些幫助。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郭潔 糾錯】 |
|
閱讀下一篇:2010國家公務員申論強化指導:如何利用真題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