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就業問題”背景: 2007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到495萬人,這個數字在2006年為413萬人,2005年只有338萬人,2004年280萬人,平均每年增幅20%左右,就業工作任務十分艱巨。另一方面,好工作擠破頭,不好的單位看不上,又加劇了大學生就業難的現狀。“畢業即失業”,這種離中國大學生曾經非常遙遠的現象,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急速推進,如今似乎已經“司空見慣”了。 許多畢業生總是抱怨找不到工作,專場招聘會、校園招聘會、網上求職幾種途徑都嘗試了,但是令自己滿意的工作卻寥寥,或者是根本沒有。還有一部分畢業生應聘過程很順利,但是到了簽約環節往往出錯,舉棋不定,錯失良機。 “大學生就業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度的增加,是受社會的整體就業環境影響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的這幾年,恰好是我國總體就業矛盾加劇的幾年,新生勞動力就業與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勞動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銳。來自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統計數字表明:雖然2006年城鎮安排就業人數創紀錄地突破1000萬人,但依然還有1400萬人待業。2007年可提供的就業崗位總計也只有約 1200萬個,但新增就業人數達到2400萬人。這樣一來,勞動力供給嚴重大于崗位需求,大學畢業生就業空間也必然受到擠壓,適合他們的崗位也就面臨著激烈的競爭。 三、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大也與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有一定關系。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帶有一定的盲目性,不能敏銳地感知社會需求的變化,從而相應地調整優化專業設置,一些地方高校在擴招后投入跟不上,辦學條件相對落后;一些學校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重視不夠,人才培養不能完全適應用人單位的需要,等等。 四、社會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觀念更新滯后。許多人認為上了大學就是“鯉魚跳龍門”,身份改變了,一定要找個好工作才算就業;很多家長認為,大學畢業生干具體工作就不算體面就業等。導致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就業預期較高,不能適應就業市場的需要。許多大學畢業生寧肯“漂”在大城市,也不愿到地方、到基層、到中小城市就業。就高不就低的結果進一步加劇了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目前,人才市場上很多用人單位都要求有工作經驗者優先,明確表示不考慮應屆畢業生或者不要女生。用人單位存在的這種錯誤認識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畢業生就業。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對策: 從政府來講,要采取更加積極的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政府要通過宏觀調控這只“手”,為畢業生就業營造良好的制度性、政策性環境,出臺更加積極的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策。 一、通過發展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增加就業崗位,積極開發和創造適合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公益性崗位。 二、綜合運用財政、稅收、金融等“杠桿”,使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成為吸納大學畢業生就業的“蓄水池”。 三、通過創業教育、政策扶持和項目指導,激活大學畢業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才智。 四、大力深化戶籍、人事和用工制度的改革,切實加強政策之間的協調性和配套性。 五、通過完善畢業生就業服務體系,為大學畢業生求職就業提供更加熱情、周到、高效的就業服務和幫助。 從用人單位和社會各方面來看,也有責任為大學畢業生營造良好的就業環境。用人單位應該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念,消除性別、學歷等偏見,完善用人機制。此外,廣大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也要正確看待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更新就業觀念,幫助大學畢業生合理確定就業期望。新聞媒體也要引導社會、高校、家長、學生樹立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新型就業觀和成才觀,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風尚。要通過持續地開展主題突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宣傳報道活動,大力宣傳黨和國家對高校畢業生的重視和關心,宣傳政府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方針、政策;宣傳大學生基層就業、自主創業的先進典型,宣傳各地、高等學校及用人單位好的做法和經驗。要堅持正面宣傳,進一步喚起全社會的關心、理解和支持,形成共同促進大學生就業的良好局面,避免炒作和渲染,努力維護高校和社會穩定。 |
公務員精講班輔導 |
主講老師 |
課時 |
學費 |
論壇 |
報名 |
|
---|---|---|---|---|---|---|
行政能力測驗網絡輔導 | 伊強 | 30 | ¥300 | |||
申論網絡輔導 | 陳亞菲 | 30 | ¥200 | |||
公務員面試指導網絡輔導 | 張玲莉 | 10 | ¥200 | |||
學費:《行政能力測驗》300元,《申論》200元,《公務員面試指導》200元; |
熱門資料下載: |
公務員版塊列表: |
公務員最新熱貼: |
【責任編輯:盧雁明 糾錯】 |
|
閱讀上一篇:語言轉化是難點工作經驗是優勢 |
|
閱讀下一篇:北京:09年社招公務員考試面試流程和類型 |
|
|
【育路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 |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 |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
·2010年公務員面試熱點素材:"偷菜"改"摘菜 |
·公務員考試結構化面試:溝通協調類題目 |
·一套思路兩點策略迎戰浙江結構化面試 |
·七個方法正確對待自己的不足 |
·公務員考試結構化面試:結構化面試備考方略 |
·公務員考試面試指導:公務員考試面試要點提示 |
·2010年國家考面試海關面試真題解析及備考要點 |
·國考面試最新試題預測及名師解析(一) |
·國考面試最新試題預測及名師解析(二) |
·201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社會熱點面試題解析 |
·2010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經典試題詳解 |
·2010年國家公務員面試題精選小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