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奇:應抓緊研究和落實異地高考政策(4)
所以在這里面我們非常關注這么幾個層面的問題,因為時間的關系我想提出幾個觀點,值得我們大家共同來探討的觀點,我們一直在做,但是還需要深入研究的課題。
第一,國家基礎教育體制改革,要重視從機制上保障機會公平,創造整體上平等均衡的升學機會,為國家民族可持續全面和諧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所以我們認為教育尤其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不單單是一個教育問題,它是一個人才戰略問題,是我們國家能不能可持續和諧科學發展的人力資源問題。
第二,要重視各類各區域各層次人才就業、公務員招錄與提拔晉升中的機會公平,從制度與法律層面保障公平公正。應該說這方面已經做了很多努力,遺憾的是到現在為止我們的制度仍然落后于實踐,尤其是法律法規,甚至比起以前傳統的一些時代可能都不一定能夠超過。
第三,應該重視人才強國戰略實施過程中的機會公平。特別是關于高層次人才的引進與本土或內部人才之間的機會公平、人才高地或人才特區建設中的政策制定與實施上以及時序上的機會公平、各項人才工程建設與實施上的機會公平等等,應該引起足夠的關注。為此人才強國戰略的頂層設計非常重要,而實施過程也同樣非常重要。我們中國從一部分地方、一部分人群、一部分產業首先開始,所以才有特區,也就是優惠政策這么一個概念。說實在從根本上來說,從長遠上來說它并不是公平的,為什么呢?因為你優先進入那就意味著你有特權,你有優先權,后面再進入他的門檻就會非常的高。比如說你這個特區在沿海地區,沿海有些先發展起來,當然有天然優勢在里面。內地再實施這個政策,說實在的這個政策已經沒有多大的效果了。所以時間序列不是很公平。現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時候,我們再進行政策設計的時候,我們能不能摒棄以前這些做法,我想可能從機會公平的層面做一個新的思考。
我認為講到機會公平我們要澄清這么一個觀點,在一個人人皆可成才的現代社會里面,如果說選人的標準很重要,成才的標準很重要,那么程序同樣非常的重要,在一定的條件下程序公平可能比實體公平更重要。所以在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時代進程里面,人民群眾更關注不一定是某一個具體的人或事,而是機會的公平和程序的嚴格。時值現在十八大剛剛勝利召開,新年馬上要開始一個新的進程,在這個時候我們提出“機會公平”,我想應該具有特殊的意義。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