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現代管理學試題
課程代碼:00107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管理起源于( )
A.社會化大生產
B.工業化社會
C.人類的共同勞動
D.封建社會
2.通過對不同管理理論或方法異同點的研究,總結、借鑒或歸納出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管理規律的方法屬于( )
A.比較研究法
B.定量分析法
C.歷史研究法
D.案例研究法
3.于1911年發表其代表著作《科學管理原理》的作者是( )
A.西蒙
B.韋伯
C.巴貝奇
D.泰勒
4.早期行為科學的代表人物是( )
A.馬斯洛
B.梅奧
C.赫茲伯格
D.麥格雷戈
5.根據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決策可分為( )
A.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
B.初始決策和追蹤決策
C.確定型決策和非確定型決策
D.平時決策和危機決策
6.關于決策,正確的描述是( )
A.管理就是決策
B.決策就是選擇
C.決策就是決定
D.決策就是計劃
7.組織的主體是( )
A.技術
B.資產
C.人員
D.信息
8.由最高主管至基層人員自上而下建立垂直領導關系而不設職能機構的組織是( )
A.職能制組織
B.直線職能制組織
C.直線制組織
D.事業部制組織
9.不屬于管理組織“三定”內容的是( )
A.定職能
B.定機構
C.定編制
D.定崗位
10.人事考評中,因考評對象的某一特征突出,從而淡化甚至掩蓋了其他方面的表現,造成考評結果不客觀的偏差屬于( )
A.主觀好惡偏差
B.近因效應偏差
C.暈輪效應偏差
D.暗示效應偏差
11.領導者強制性影響力的產生因素中不包括( )
A.傳統因素
B.職位因素
C.資歷因素
D.才能因素
12.關于人性的假設,X理論建立的基礎是( )
A.經濟人假設
B.自我實現人假設
C.普通人假設
D.復雜人假設
13.在管理方格理論中,表示為任務型領導方式的是( )
A.(1,1)
B.(1,9)
C.(9,1)
D.(5,5)
14.期望理論屬于( )
A.過程型激勵理論
B.行為改造型激勵理論
C.內容型激勵理論
D.自成一體型激勵理論
15.20世紀60年代,美國行為科學家亞當斯提出的理論是( )
A.期望理論
B.強化理論
C.公平理論
D.行為矯正模型
16.造成溝通對象障礙的原因是( )
A.注意力不集中
B.編碼不適當
C.表達不清
D.惰性
17.當協調對象較多、協調范圍大、各種思想認識并存的條件下,宜采用的方法是( )
A.建議說明
B.思想教育
C.冷處理或緩沖
D.醞釀協商
18.“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講衛生。”根據這一說法,最適合的控制方式是( )
A.前饋控制
B.實時控制
C.反饋控制
D.現場控制
19.控制的過程不包括( )
A.確立標準
B.檢查實際績效
C.糾正偏差
D.進行反饋
20.問卷法的優點不包含( )
A.問卷法能在較大范圍內進行
B.問卷法具有很好的匿名性
C.問卷法回收率高
D.問卷法便于對所得資料進行定量處理和定性分析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1.管理學把與管理活動有關的生產力、生產關系和__________等方面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
22.法約爾提出的14項管理原則中,__________原則,指無論什么時候,一個下屬都應該接受而且只應接受一個上級的命令。
23.按決策目標涉及的規模和影響程度,決策可分為戰略決策和__________。
24.按照一定的程序設立,具有明確的組織目標、機構與職位體系和規章制度的組織是__________。
25.人事考評中,__________偏差是考評者對某一類人員籠統、機械、僵化的主觀認識影響考評結果而形成的誤差。
26.人性的四種假設包括經濟人假設、__________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和復雜人假設。
27.根據斯金納強化理論,__________是通過對某種行為予以鼓勵、肯定、獎賞,使之更加頻繁地發生并不斷強化。
28.溝通的基本模型由__________、信道和信宿三部分組成。
29.常用的溝通有鏈式溝通、輪式溝通、全通道溝通、環式溝通和__________溝通等五種方式。
30.控制的目的是要保證實際工作與__________一致。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1.行為科學
32.職位描述
33.領導
34.目標
35.觀察法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簡述現代管理理論的主要學派。
37.簡述理性決策模式的主要內容。
38.簡述組織生命周期理論。
39.簡述傳統人事管理與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區別。
40.簡述領導特質理論。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述內部提升的含義及其優缺點。
42.試述網絡計劃方法的作用。
六、案例分析題(本大題10分)
43.案例:ABC公司是一家民營制鞋企業,公司張總經理通過學習有關激勵理論,受到很大啟發,并著手付諸實踐。他賦予下屬員工更多的工作和責任,試圖通過贊揚和賞識來激勵下屬員工。結果事與愿違,員工的積極性非但沒有提高,反而對張總經理的做法強烈不滿,認為他是在利用詭計來剝削員工,張總經理陷入了困境。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分析張總經理做法失敗的原因并提出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