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師考試-教育學(中學)試題

來源:發布時間:2008-10-24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育一定要成為一種學業,否則無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須成為一種科學”。“否則決不能成為一種有系統的學問”。這正是(   )的“教育學”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紐斯

  C.康德                                                     D.赫爾巴特

  2.現代教育的(   )是指:一方面,科學教育是現代教育的基本內容和最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現代教育的發展越來越依靠教育科學的指導,擺脫經驗的束縛。

  A.公共性                                                        B.生產性

  C.科學性                                                        D.終身性

  3.教育從生產勞動中第一次分離的標志是(   )。

  A.學校的產生                                                 B.剩余產品的出現

  C.有了國家                                              D.創造了文字

  4.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是(   )。

  A.制訂計劃                                              B.營造校園文化

  C.更新管理硬件                                       D.順暢溝通渠道

  5.學校中的傳統、儀式和規章,一般統稱為(   )。

  A.學校校園文化                                       B.學校教師文化

  C.學校制度文化                                       D.學校物質文化

  6.學校按政策就近入學,各校辦學是有計劃按需進行,適齡者都可享有教育權利,校際之間不受競爭影響。體現了學校組織的哪一種特征?(   )

  A.程序性                                                        B.壟斷性

  C.非自愿性                                              D.公益性

  7.下列哪一種做法不利于教育發揮促進兒童發展的主導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礎上引導發展

  B.教育始終在整體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個性發展

  C.教育始終要順應兒童的成熟,反映兒童已有的發展

  D.教育過程中始終要尊重和發揮兒童的主體性

  8.具有強烈的人道主義特色,全盛時期出現在18、19世紀,突出人的本性需要和自由發展,反對神學等觀點屬于(   )的認識。

  A.精神本位論                                                 B.社會本位論

  C.神學本位論                                                 D.個人本位論

  9.在馬克思看來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途徑是(   )。

  A.教勞結合活動                                       B.社會經濟活動

  C.社會文化活動                                       D.社會政治運動

  10.下列哪一項未列入學校體育的功能?(   )

  A.教育功能                                              B.娛樂功能

  C.健體功能                                              D.個體享用功能

  11.美育之“超美育”功能,即指(   )。

  A.直接育美功能                                       B.間接育德、促智、健體功能

  C.超越性美育功能                                          D.美育的附加功能

  12.我國中小學普遍實行的學科課程及相應的理論,是(   )的表現。

  A.課程是知識                                                 B.課程是經驗

  C.課程是活動                                                 D.課程是項目

  13.泰勒提出了教育目標的表述方式的主張有別于以往的做法,做到了目標后的行為及能在生活中運用的范圍。他采用的表述方式是(   )。

  A.陳述式                                                        B.例舉式

  C.概括式                                                        D.二維圖表式

  14.以某種教學理論為指導,以一定教學實踐為基礎形成的,教學活動的各個成份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學實踐形式稱之為(   )。

  A.教學模式                                              B.教學原則

  C.教學組織形式                                       D.教學過程

  15.教師提出課題和一定材料,引導學生自己進行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動,最后得出學習結果的方法即(   )。

  A.研究—探討法                                       B.發現學習

  C.暗示教學法                                                 D.范例教學法

  16.通過準備問題、面向全體學生交流、對過程及時總結是(   )運用時應注意的事項。

  A.講授法                                                        B.談話法

  C.討論法                                                        D.練習法

  17.由盧扎諾夫創立的(   )注重強化聯想,利用人的可暗示性,使理智與感情統一,有意識與無意功能統一,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有效的更多的信息。

  A.綱要信號圖式教學法                                   B.發現法

  C.探究法                                                        D.暗示教學法

  18.糾正認識中不合理的絕對化要求、過度泛化、夸大后果等癥狀通常用(   )的方法。

  A.著重調整情感                                       B.著重訓練行為

  C.著重改變認知                                       D.游戲

  19.1942年羅杰斯出版了《咨詢與心理治療》一書中提出“(   )”的觀點。

  A.問題中心                                              B.社會中心

  C.教師中心                                              D.當事人中心

  20.依據法律對權利沖突的解決,表現在法律上自行解決,或請求司法機關或其他機關給予解決,使受損害權益得到補救,即為(   )。

  A.學校事故                                              B.法律救濟

  C.法律責任                                              D.法律義務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10分)

  1.在教育起源的認識上,教育學史上有以下幾種經典的觀點(     )。

  A.神話起源說                                                 B.教育生物起源說

  C.教育心理起源說                                          D.教育勞動起源說

  E.以上幾種都是

  2.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慮到哪些客觀條件?(     )

  A.生產力和科技發展水平                         B.一定社會政治和經濟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學觀念、理想人格                     D.社會歷史發展進程

  E.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

  3.個人的發展完全取決于社會,教育目的只能是社會目的的觀點是“社會功能學派”的教育社會本位目的觀,下列哪些人物代表這一派別?(     )

  A.裴斯泰洛齊                                                 B.凱興斯坦納

  C.涂爾干                                                        D.盧梭

  E.諾篤爾普

  4.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問題是指(     )。

  A.課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學校應達到哪些教育目標

  C.提供哪些教育經驗才能實現這些目標

  D.怎樣才能有效地組織這些教育經驗

  E.怎樣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到實現

  5.課程管理有審定制、固定制和多樣化自由選擇幾種模式,統整各自優勢,課程一般結構發生了變化,體現在(     )。

  A.保持原有特色的優勢

  B.強調統一基礎上增加靈活性

  C.在多樣性基礎上增加調控

  D.采用導向式管理

  E.建立與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方式相一致的課程結構

  6.教學認識過程是一種間接性的認識過程,具體表現在(     )。

  A.由教師發揮主導作用                                   B.借助工具認識事物

  C.認識對象的間接性                                D.認識方式的間接性

  E.學生是不成熟的認識主體

  7.學校咨詢與輔導會談過程有以下哪幾個階段?(     )

  A.建立咨訪關系                                       B.澄清和評估問題

  C.確定改變目標                                       D.促成改變實現

  E.結束咨詢及追蹤效果

  8.教學實踐中評價的激勵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達成?(     )

  A.將課程分成小單元,即時激勵

  B.擴展評價范圍,各顯長項

  C.重視對學習過程的檢測

  D.記錄學生學業之外的突出表現,增加學生成就感

  E.注重學生發展過程中的縱向評價

  9.學校事故作為一種侵權行為具有的特征是(     )。

  A.學校或教師侵害了學生合法權益

  B.侵害了學生的人身權和物權

  C.學校或教師基于過錯而實施的行為

  D.按過錯責任追究

  E.受害人過錯承擔與加害人的責任共同分擔

  10.學生申訴需要符合一定的條件以對學校和教師侵權行為進行維護。(     )

  A.提起申訴的人必須不服處分或學校侵犯了其合法權益

  B.必須針對特定的被申訴人

  C.提出申訴事項必須在教育法律、法規等規定受理范圍之內

  D.在規定的期限內

  E.以上說法都對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片高潮在线观看 | 一级AV大片久久久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中文有码 | 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