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資格教育學同步練習及答案七

來源:發布時間:2008-09-24

第七、八章 教學
一、填空題
1、教學是在教育目的的規范下的________的一種活動。教學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____。
2、在我國,我們把教學過程看作是一種____的認識活動,是____的過程。
3、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是____。
4、教學工作是以____為中心環節的。教學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____、____、____、課外輔導、____。
5、備課的內容包括____、____和____。
6、一般來說,構成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____、____、講授新教師、____、____等。
7、教學史上先后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等。
8、伴隨著近代大工業生產而出現的教學組織形式是____。
9、在我國最早采用班級授課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設立的____。
10、教學策略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
11、教學策略的主要類型有____、____和____。
12、教學方法中的講授法包括____、____和____三種形式。
13、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是____,輔助形式有____、____等。
14、教師備課最后要落實到寫好三種教學計劃上,這三種計劃是____、____和____。
二、名詞解釋
1、教學
2、講授法
3、教學組織形式
4、班級授課制
三、選擇題
1、教學是( 。
A、教師教的活動
B、學生學的活動
C、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的活動
D、教師教和學生學的統一活動
2、教學具有教育性的規律,最初是由教育家( 。┨岢龅。
A、杜威
B、赫爾巴特
C、孔子  
D、夸美紐斯
3、教學的中心環節是( 。
A、引起學習動機 
B、鞏固知識  
C、領會知識 
D、運用知識
4、教師通過展示實物、進行示范性實驗等手段指導學生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方法是( 。
A、演示法 
B、實驗法 
C、練習法 
D、講授法
5、在理論上論證了班級授課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赫爾巴特 
C、孔子 
D、夸美紐斯
6、課的類型按任務一般可分為( 。
A、講授課和復習課 
B、單一課和綜合課
C、講授課和實驗課 
D、理論課和實踐課
7、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主要是通過學習什么實現的?( 。
A、直接經驗 
B、間接經驗 
C、生產經驗 
D、生活經驗
8、我國古代的《學記》中說,"學不躐等",這體現了下列哪個教學原則?( 。
A、鞏固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啟發性原則
9、我國古代《論語》中提出,"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這體現了下列哪個教學原則?( 。
A、鞏固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啟發性原則
10、我國古代的《學記》中說,"不陵節而施",這體現了下列哪個教學原則?(  )
A、鞏固性原則 
B、因材施教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啟發性原則 11、教學方法是指為完成教學任務(  )
A、教師教育學生的方法 
B、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C、教師講授課程的方法 
D、師生共同活動的方式
12、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 。
A、中心環節 
B、起始環節 
C、終止環節 
D、一般環節
13、展示實驗讓學生觀察的叫(  )
A、演示法 
B、實驗法 
C、實習作業法 
D、研究法
四、簡答題
1、簡述教學的一般任務。
2、為什么說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3、簡述教學過程的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4、簡述教學過程的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5、簡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6、簡述上好課的基本要求。
7、簡述教學過程的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結合的規律。
8、簡述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缺點。
五、辨析題
1、教育與文化的關系是文化制約教育的關系。
2、學生文化具有過渡性。
3、環境對人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4、教育目的與培養目標之間是抽象與具體的關系。
5、學生是學習的客體,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6、師生關系在社會道德上是授受的關系。
7、制約課程目標的因素有學生、社會、學科,這三個因素既可單獨起作用,又可交互起作用。
8、德育過程即品德形成過程。
9、德育過程總是從曉之以理開始的。
六、論述題
1、某校高中實行分層次教學,即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四科分別分為A、B、C三個水平層次,學生從高二開始按高一的學業成績、自己的興趣、教師的建議等分別選擇不同水平的科目內容進行學習。運用所學的教育學理論評析該學校的這一舉措。
2、下列案例中林老師運用的什么方法?正確貫徹了什么原則?
在教《魚》一節課時,林老師事前在水盆里放了一條活鯽魚,上課時讓學生仔細觀察魚的形狀、魚體表面、背鰭、胸鰭、腹鰭、尾鰭,然后問學生各種鰭的作用是什么,學生一下給問住了。這時,林老師用剪刀把魚的尾鰭剪掉,結果學生發現魚在水中無法前進了;他義把胸鰭及腹鰭剪掉,結果魚體在水里失去嚴衡;再把背鰭剪掉,魚只能一動不動地躺在水里喘氣。通過觀察,學生明白了各種鰭的作用。
3、子路和冉有兩學生都問孔子"聞斯行諸"的意思,孔子回答子路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你干什么事情都得先聽他們的意見再做。"而回答冉有則說:"聽到一個道理就去做做看。"公西華很奇怪,問孔子為什么同一句話解釋不一樣,孔子說:"冉有膽小怕事,所以我鼓勵他;子路好勇自負,所以我要遏制他。"請分析孔子的做法體現了什么教學原則?
第七、八章 教學
一、填空題
1、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 基本途徑
2、特殊,實現學生身心發展的
3、講授法
4、上課,備課、上課、作業的檢查與批改、課外輔導、學業成績的檢查與評定
5、鉆研教材、了解學生和制定教學進度計劃
6、組織教學;檢查復習;講授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等。
7、個別教學制、班級上課制、分組教學和道爾頓制等。
8、班級授課制
9、京師同文館
10、綜合性、可操作性、靈活性
11、內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綜合型
12、講述、講解和講演
13、班級授課制,個別教學制、分組教學制等
14、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和課時計劃
二、名詞解釋
1、教學:教育目的規范下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
2、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包括講述、講解、講演三種方式。
3、教學組織形式: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4、班級授課制:是一種集體教學形式,它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與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上課。
三、選擇題
1-5:DBCAD 6-10:BBCDC 11-13:DAA
四、簡答題
1、簡述教學的一般任務。
答:(1)傳授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2)發展學生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3)培養社會主義品德和審美情趣,奠定學生的科學世界觀基礎。(4)關注學生個性發展。
2、為什么說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答:(1)教學過程是一種認識過程。(2)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a、認識的間接性;b、認識的交往性;c、認識的教育性;d、有領導的認識。
3、簡述教學過程的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的規律。
答:(1)學生以學習間接經驗為主;(2)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
4、簡述教學過程的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統一的規律。
答:(1)掌握知識是發展智力的基礎;(2)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3)掌握知識與發展智力相互轉化的內在機制。
5、簡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答:(1)教學目的和任務的要求;(2)課程性質和教材特點;(3)學生特點;(4)教學時間、設備、條件;(5)教師業務水平、實際經驗及個性特點。
6、簡述上好課的基本要求。
答:目標明確;重點突出;內容正確;方法得當;表達清晰;組織嚴密;課堂氣氛熱烈。
7、簡述教學過程的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相結合的規律。
答:(1)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2)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揮學生參與教學的主體能動性。(3)建立合作、友愛、民主平等的師生交往關系。
8、簡述班級授課制的主要優缺點。
答:(1)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2)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3)有利于發揮班集體的教學作用;(4)班級授課制也有它的缺點,主要表現在強調系統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強調教學過程的標準、同步、統一,難以完全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于因材施教。
五、辨析題
1-5:×√××× 6-9:××××
六、論述題
1、提示:因材施教,素質教育,分組教學等。
2、提示:演示法,直觀性。
3、提示:因材施教。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 |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A乱码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男男 | 伊人久久大线蕉香港三级 | 日本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 精品成年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