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育學(中等師范)全冊復習材料(九)

來源:育路計算機考試頻道發布時間:2008-09-23

第三章 學生——第三節  兒童的發展與教育

  一、理解兒童發展需要澄清的幾個問題
  兒童個體的發展是指兒童在其成長過程中,伴隨著生理的逐漸成熟與社會生活經驗增長的相互影響,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斷提高的變化過程。
  把握兒童個體發展的概念,需要澄清以下幾個問題。
  1.發展不是簡單的變化。 “發展”是一個有方向、有價值選擇成分的概念,即只有兒童個體身心的發展是沿著由簡單到復雜、由初級到高級的序列演變時,我們才將這種變化稱之為發展。而其心理方面的變化,則是以社會文化的主流價值及其發展趨勢作為兒童社會性行為的發展方向的。
  2.兒童個體的發展是其生理成熟與生活的社會環境條件相互作用的過程,而不是一個單純的生理成熟過程,如狼孩。
  3.教育不等于發展
  二、兒童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與規律
  兒童個體的發展包括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兩方面,即包括其生理成熟與個性心理品質的形成和變化的復雜過程。
  兒童個體發展表現為以下五種普遍特點:
  (一)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順序性
  例如,兒童身體發展方面,就整體結構的發展而言,其順序是頭部,而后是軀干和四肢的發展;在骨骼與肌肉的協調發展中,首先是大骨骼與大肌肉,而后才是小骨骼與小肌肉群的發展與協調;在兒童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遵循著先具體后抽象的秩序。這一特點,使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成為一種連續的、不可逆轉的過程。
  (二)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平衡性
  新生兒與青春期是兒童身心發展的兩個高速發展期。
  (三)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階段性
  兒童發展的階段性,是指在兒童發展的連續過程中,其發展在不同年齡階段會表現出某些穩定的、共同的典型特點。這種現象又被稱之為兒童發展的年齡特征。
  (四)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個別差異性
  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是指在兒童發展具有整體共同特征的前提下,個體與整體相比較,每一具體兒童的身心發展在表現形式、內容和水平方面,都可能會有自己的獨特之處。這種表現于個體發展方面的差異性,來源于個體遺傳素質和生活環境的差別。
  兒童發展過程中表現出的個別差異性,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生物因素的影響,但更多的還是源自于其后天環境和教育的差別。而且環境和教育的影響,還能對遺傳素質的優勢與不足起到一定發揮與彌補作用。俗話所說的“勤能補拙”,就是對二者關系的一種經驗總結。這一規律也是實行因材施教、“長善救失”教育原則的基礎。
  (五)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分化與互補的協調性
  這種協調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兒童發展的重要保障,它使這些兒童不至于因某種生理機能的缺陷而嚴重地阻礙其整體發展水平的實現。這一規律,也是對殘疾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依據。 三、教育與兒童的發展
  在教育與兒童的發展這兩件事上,它們之間是一種主從的關系,其中兒童的發展是主,學校教育只是從屬于兒童發展,并為兒童發展服務的過程;它們之間也是目的和手段的關系,兒童發展是源于人類本性的目標實現過程,而教育僅是實現發展的特殊手段,其特殊性表現為教育在兒童的發展中起主導作用。
  在發展與教育這一對關系中,教育不可能改變發展的規律,教育所能做到的只是認識、肯定和利用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性,來提高自身對發展的影響力。教育是出自于保障和加速兒童發展的善良本意,對兒童身心發展的人為干預過程。但是,教育加速兒童身心發展的善良本意能否轉化為現實,還取決于教育本身的科學性。教育的科學性對兒童的身心發展的具體影響作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把握。
  1.教育目標要反映社會的發展
  教育目標的確定,要以真實地反映社會的時代性價值標準和社會發展水平、發展趨勢為基礎。
  2.在成熟的基礎上引導發展
  教育目標的確定,要以真實地反映社會的時代性價值標準和社會發展水平、發展趨勢為基礎。關于這一問題,歷史上曾有兩種相對立的觀點――成熟優勢論與學習優勢論。事實上,成熟與學習都是兒童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只是兩者各自所起的作用不同。成熟決定著發展的可能性,而學習則把可能性轉化為現實。
  3.在整體發展的基礎上促進個性發展
  科學的教育要處理好注重整體教育與允許兒童個體充分地展現個人發展的獨特性的關系。
  4.教育過程中要尊重和發揮兒童的主體性
  四、學生主體性與教育
  對于主體性這個概念,從結構出發,認為主體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質特性之一,它是人對外界刺激的選擇性反應。有的學者則從認識論的角度出發,認為主體性是人認識外界事物的基礎,只有發揮主體性,外界刺激才能轉化為主體自身認識結構的一部分。從主體性的結構上看,一般認為,主體性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結構: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一般學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建立民主而和諧的師生關系,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2)重視培養學生主體參與課堂,讓學生獲得主體參與的體驗,尤其讓學生體驗成功;(3)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教育。
  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發揮兒童的主體性的原則有:
  (一)教育、教學活動的組織,要尊重學生的感受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平時多關心學生,要經常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也要與學生有更多的課外交流機會。
  (二)教育活動中,要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并尊重學生的選擇
  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從內容到方法和組織形式方面,都要給學生留有選擇的余地,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的長處,在學習內容上有所偏重,在學習方法上有自己的特點。
  (三)教育中要鼓勵學生的創造性
  創造的實質,是人對自身行為可能性的新發現、新嘗試。學生在學校中的學習活動,不只是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和服從教育要求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自主地探索世界、感受社會的過程;學習的結果,也不僅僅是掌握知識,還要形成科學精神和恰當的生活態度。否定學生創造性的教育,會造成學生生活態度和行為方式的僵化。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中文乱码 |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 | 中文字幕在线男人的天堂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