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師資格認定培訓考試心理學試題

來源:育路計算機考試頻道發布時間:2008-08-15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0分) 

  1.蘇聯心理學家阿格法諾夫做的“拾柴火”實驗是(     ) 

  A.觀察法實驗                      B.自然實驗 

  C.實驗室實驗                      D.自然實驗與實驗室相結合實驗 

  2.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其它科學研究都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 

  A.客觀原則                        B.系統性原則 

  C.教育性原則                      D.發展性原則 

  3.提出學習過程應始終以人為本,必須重視學習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學習觀是(     ) 

  A.羅杰斯                          B.布魯納 

  C.班杜拉                          D.斯金納 

  4.學習者根據一定的評價標準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監督來強化相應學習行為是屬于(     ) 

  A.直接強化                        B.間接強化 

  C.自我強化                        D.替代性強化 

  5.學習遷移產生的客觀必要條件是(     ) 

  A.學生的智力水平                  B.學習的理解和鞏固程度 

  C.學習對象之間的共同要素          D.學習的方法 

  6.梅耶學習過程模式的主要特點是(     ) 

  A.強調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      B.強調模仿的作用 

  C.強調強化的作用                  D.強調暫時神經聯系的建立 

  7.動機強度與學習效率之間的關系是(     ) 

  A.成正比關系                      B.成反比關系 

  C.沒有關系                        D.成倒U性曲線關系 

  8.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     ) 

  A.接受學習                        B.發現學習 

  C.機械學習                        D.有意義學習 

  9.提出認知發現理論,提倡發現學習的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是(     ) 

  A.布魯納                          B.苛勒 

  C.奧蘇伯爾                        D.班杜拉 

  10.多伊奇認為,對于學生的同伴關系和學習動機能夠產生更為積極影響的目標獎勵結構是(     ) 

  A.競爭目標結構                    B.個人主義目標結構 

  C.合作目標結構                    D.友誼目標結構 

  11.艾賓浩斯遺忘曲線顯示,遺忘是有規律的,其規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                        D.不快不慢 

  12.一種學習中所習得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這種遷移是(     ) 

  A.正遷移                          B.橫向遷移 

  C.特殊成分遷移                    D.非特殊成分遷移 

  13.小學生的個性傾向性主要表現在(     ) 

  A.需要、動機、世界觀              B.理想、信念、世界觀 

  C.興趣、動機、世界觀              D.興趣、愛好、理想 

  14.“自信、堅強、勤奮”描寫的是人的哪種心理特征(     ) 

  A.氣質                            B.性格 

  C.能力                            D.動機 

  15.應遵循形象化、組織化與聯想化三條原則的學習策略是一種(     ) 

  A.復習策略                        B.群集策略 

  C.形象聯想策略                    D.元認知策略

  16.根據技能的性質和表現形式,通常把技能分為動作技能和(     ) 

  A.活動技能                        B.學習技能 

  C.一般技能                        D.認知技能 

  17.提出問題的解決的五步模式被人們看作是一種經典的解決問題過程的標志是(     ) 

  A.杜威                            B.紐厄爾 

  C.華萊爾                          D.巴甫洛夫 

  18.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維結構理論模式的我國心理學家是(     ) 

  A.肖鋒                            B.章志光 

  C.邵瑞珍                          D.李伯黍 

  19.教師往往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主要是由于教師扮演了(     ) 

  A.知識傳授者                      B.學生楷模 

  C.學生家長代理人                  D.嚴格管理者 

  20.教師注意力的特點集中表現在(     ) 

  A.注意集中能力                    B.注意穩定能力 

  C.注意轉移能力                    D.注意分配能力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填在題干的括號內,多選、少選、錯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心理個體的發展具有的一般特點是(         ) 

  A.連續性與順序性             B.階段性               C.個別差異性 

  D.不均衡性                   E.關鍵性 

  2.概念的結構包括(         ) 

  A.概念名稱                   B.概念定義             C.概念應用 

  D.概念特征                   E.概念實例 

  3.指導學生怎樣集中注意力、設置學習目標、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等,都屬于(         ) 

  A.元認知策略                 B.復述策略             C.組織策略 

  D.精細加工策略               E.復習策略 

  4.知識應用的過程一般通過下面幾個環節來完成(         ) 

  A.審題                       B.聯想                 C.知識理解 

  D.課題類化                   E.背誦記憶 

  5.影響群體士氣的因素有(         ) 

  A.群體成員的人數             B.對群體目標的贊同     C.對活動的滿意感 

  D.群體領導方式               E.和諧的人際關系 

  心理學試題參考答案 

  課程代碼:2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1.B          2.B          3.A          4.C          5.C 

  6.A          7.D          8.A          9.A         10.C 

  11.A         12.D         13.B         14.B         15.C 

  16.D         17.A         18.B         19.B         20.D 

  二、多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1.ABCD         2.ABDE         3.ABCDE         4.ABCD         5.BCDE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學習:通過主客觀相互作用,在主體頭腦內部積累經驗、構建心理結構以積極適應環境的過程,它可以通過行為或者行為潛能的持久的變化表現出來。 

  2.從眾:當個人與群體中多數人的意見或行為不一致時,會感到壓力,這時人們往往放棄自己的意見和行為,而“隨大流”。個體在群體壓力下表現出與群體中多數人一致的意見或行為的現象叫做從眾。 

  3.個性:個性是一個人所具有的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綜合。也可以說,個性是一個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 

  4.定勢:定勢是指由先前影響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識到的一種傾向性或心理準備狀態,它將支配人以同樣方式去對待同類后繼活動。 

  5.發散思維:又稱求異思維,是指從已知信息中產生大量獨特新信息的一種能沿不同方向進行的思維形式。 

  四、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答:普通心理學是探討人的一般心理現象,即認知過程、情感與意志活動及個性形成的規律,這些現象是所有的人都具有的;而教育心理學所探討的是學校中師生,主要是學生在教育過程中所出現的特有的學習心理、品格形成的心理及規律。兩者都研究心理現象,因此是相通的。 

  2.答:個體的身心發展的水平與特點是教育的起點與依據,是教育的前提。而個體的身心發展又依賴于教育,是教育的產物、結果。也就是說,教育要考慮到個體的已有的身心發展狀態,考慮到學習的準備性,同時要促進個體的身心發展。 

  3.答:首先,動機與目的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即有動機必有與之相伴隨的目的,反之亦然;其次,動機與目的又是有區別的,即作為活動動機的東西并不同時就是活動的目的,反之亦然;最后,動機與目的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 

  4.答:(1)類屬同化;(2)總括同化;(3)并列結合性同化。 

  5.答:(1)對現實態度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緒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6.答:(1)教師的表達能力;(2)教師的組織管理能力;(3)教師的教育機智;(4)教師的獨創能力與教育科研能力。 

  五、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答:教學方法是獲得學習遷移的主要手段。因此,在教學中要創造條件,積極主動地促進學習的正向遷移。具體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改革教材內容,促進遷移。教材內容體系的確定要兼顧科學知識本身的性質、特點、邏輯系統和學生的知識水平、智力狀況及年齡特征,還要考慮教學時數和教法上的要求以保證教材的系統性和教學的循序漸進性。 

  (2)從教材的呈現程序方面促進遷移。為促進學習遷移,教材在體系組織上應體現以下要求: 

  A、從一般到個別,不斷分化;B、融會貫通,促進知識之間的橫向聯系;C、教材組織系列化,確保從已知到未知。 

  (3)改進教學方法促進遷移。 

  A、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B、加強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實際應用;C、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 

  2.答:創造性也叫創造力,是指個人能產生獨特、創虜?物質和精神)的個性特征或傾向。創造性主要表現為創造性思維。影響創造性的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性與智力;(2)創造性與知識經驗;(3)創造性和左右腦優勢;(4)認知風格與創造性;(5)人格和動機因素;(6)社會環境因素。

糾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育路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原創"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育路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育路網發布的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育路網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育路網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內容。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資料

教師資格考試輔導課程報名入口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州国产一线在线观看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香港三日本三级三级少妇久久 | 一级做a过程免费在线观看 综合色天天鬼久久鬼色 | 亚欧人成欧美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