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所去年運行凸顯四大特點
來源:發布時間:2009-01-13
2008年國內外市場跌宕起伏,商品期貨經歷了由大幅上漲到暴跌的“冰火兩重天”。期間,大商所在確保市場安全平穩運行的同時,實現了市場跨越式發展,呈現出較明顯的運行特征。
一是成交額成倍增長,連續兩年翻番。其中10月13日成交561萬手,創下建所以來單日成交量新高。15年來,大商所走過了一條持續發展的道路。特別是2006年以來,大商所一年一個臺階,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6年、2007年、2008年成交量分別為2.41億手、3.71億手和6.38億手,成交額分別為5.22萬億元、11.92萬億元和27.49萬億元,成交量連續九年保持全國第一,成交額連續兩年實現翻番。
二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期價波動加劇。受國內外相關市場影響,大商所相關品種期價在2008年3月、8月和10月出現大幅波動,特別是去年“十一”長假后上述品種期價急劇下跌,豆一、豆粕、豆油、棕櫚油和聚乙烯等品種主力合約期價較同年7月初下跌了30%以上,其中豆油、棕櫚油和聚乙烯主力合約跌幅超過50%,10月單月跌幅達30%左右。10月份單只合約日內最大波幅達10%(即跌停板直接翻轉漲停板),大大超過2007年同期。
三是新品種迅速成長,聚乙烯成為新星。2008年聚乙烯、棕櫚油等品種日成交量屢創新高,占大商所總成交量的比重亦不斷增大,聚乙烯日常穩定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棕櫚油也提高到5%以上。聚乙烯作為大商所第一個工業品品種,2008年持倉量從幾千手猛增到十幾萬手,交易量從日均幾千手增長到幾十萬手,最高時突破110萬手,上市僅一年多,已成為大商所主力品種,在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產業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是漲跌停板數量空前,市場安全穩定運行。2008年全年大商所合約漲跌停板超過2232個,相當于2007年漲跌停板次數的10倍、2006年的20倍,防范風險的壓力前所未有。大商所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沉著應對,全力以赴,確保了市場安全穩定運行。
一是成交額成倍增長,連續兩年翻番。其中10月13日成交561萬手,創下建所以來單日成交量新高。15年來,大商所走過了一條持續發展的道路。特別是2006年以來,大商所一年一個臺階,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6年、2007年、2008年成交量分別為2.41億手、3.71億手和6.38億手,成交額分別為5.22萬億元、11.92萬億元和27.49萬億元,成交量連續九年保持全國第一,成交額連續兩年實現翻番。
二是受金融危機影響,期價波動加劇。受國內外相關市場影響,大商所相關品種期價在2008年3月、8月和10月出現大幅波動,特別是去年“十一”長假后上述品種期價急劇下跌,豆一、豆粕、豆油、棕櫚油和聚乙烯等品種主力合約期價較同年7月初下跌了30%以上,其中豆油、棕櫚油和聚乙烯主力合約跌幅超過50%,10月單月跌幅達30%左右。10月份單只合約日內最大波幅達10%(即跌停板直接翻轉漲停板),大大超過2007年同期。
三是新品種迅速成長,聚乙烯成為新星。2008年聚乙烯、棕櫚油等品種日成交量屢創新高,占大商所總成交量的比重亦不斷增大,聚乙烯日常穩定在10%以上,最高接近30%,棕櫚油也提高到5%以上。聚乙烯作為大商所第一個工業品品種,2008年持倉量從幾千手猛增到十幾萬手,交易量從日均幾千手增長到幾十萬手,最高時突破110萬手,上市僅一年多,已成為大商所主力品種,在發揮期貨市場功能、服務產業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四是漲跌停板數量空前,市場安全穩定運行。2008年全年大商所合約漲跌停板超過2232個,相當于2007年漲跌停板次數的10倍、2006年的20倍,防范風險的壓力前所未有。大商所按照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沉著應對,全力以赴,確保了市場安全穩定運行。
【糾錯】